原标题:坚守匠心,让列车“行稳致远”(主题)
——记中车长江铜陵车辆公司技术中心转向架主管工艺师吴文兵(副题)
安徽日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高伟
人物名片
吴文兵,中车长江铜陵车辆公司技术中心转向架主管工艺师,带领团队设计开发出14项创新产品、开展23项工艺革新,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人物寄语
坚守一颗匠心,继续带领团队瞄准难题、解决难题,把专业做好,把产品做精,为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仔细查看产品、详细查验工艺数据、指导工人进行规范操作……日前,记者在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到吴文兵时,他正头戴安全帽,在生产一线忙碌。
“目前我们有不少轮轴新产品正在试制,必须要保证生产过程受控、可靠,试验过程中没有偏差。”吴文兵说,轮轴是转向架的核心部件,转向架又是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部件,设计若有误差,不但可能导致列车运行不稳定,还可能导致切轴事故发生。
吴文兵是中车长江铜陵车辆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从业20多年来,他凭借着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数控维修技术员成长为公司技术中心转向架主管工艺师,主要负责产品研发,2018年担任铜陵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今年,吴文兵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走进吴文兵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墙壁上张贴着众多荣誉证书、发明专利证书。吴文兵告诉记者,近年来,他和团队先后获国外授权发明专利2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01项。
记者了解到,吴文兵及其团队研发的产品销售到喀麦隆、印度、印度尼西亚、阿根廷等多国市场。吴文兵介绍,中车长江铜陵车辆公司是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部件专业化生产基地,其生产的车轴、轮对、转向架等铁路配件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鉴于产品积累的良好口碑,去年10月,一家欧洲企业主动找到公司,希望我们提供一批欧标转向架产品,吴文兵老师便带领大家一起推进研发。”吴文兵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机加工工艺师陆春宁告诉记者,欧标产品与公司平时生产产品的技术要求不同,并需要获得欧盟的TSI认证证书。面对挑战,吴文兵带着技术团队迎难而上,连续攻关两个月,设计出了符合各项技术要求的产品,并一次性通过审查认定,顺利拿到TSI认证证书。
将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相结合。近年来,吴文兵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数十个出口轮对和转向架项目,为企业增加产值3亿余元,设计开发出14项创新产品、开展了23项工艺革新。
开展创新研发,必须要培养新人、锻造创新团队。近年来,吴文兵还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开设劳模课堂,开展产品及工艺等相关培训,仅2023年就授课80课时,培训员工320人次。
吴文兵表示,自己将坚守匠心,继续锻造有战斗力的团队并带领团队瞄准难题、解决难题,把专业做好,把产品做精,为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