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财经 > 正文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2024年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现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局长胡善顺表示,经过十年多的探索,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从无到有,从构想到建立,从理论到实践,从试点到铺开,制度框架基本建立,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稳步有序推进。

  “在顶层设计方面,2019年,自然资源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2020年,印发《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操作指南(试行)》。”胡善顺说,通过陆续研究出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相关技术标准,建设了全国统一的登记信息系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和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实行。

  胡善顺介绍,在组织实施方面,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12月28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在全国率先完成公告登簿,打通了确权登记“最后一公里”。2023年9月28日,上海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实现登簿,这是我国首个由国家登记机构完成登记的重点区域,也是湿地类型自然资源首次实现登簿。

  截至目前,武夷山、大熊猫国家公园,江苏大丰麋鹿、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近百个重点区域相继登簿,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已覆盖自然保护地、森林、湿地、草原、河流、湖泊、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海域、无居民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

  胡善顺表示,随着一批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相继登簿,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逐步实现了落地见效:

  一是明晰产权主体和权属边界,维护资源资产权益。通过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划清边界、确认权属,明确自然资源资产“谁所有”“由谁管”,推动解决所有权人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权益不落实等问题,为所有者“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提供产权依据。

  二是夯实生态保护责任,服务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划定的既是生态权益边界,也是生态安全边界。登记簿记载自然资源权属状况、自然状况,同时关联“三区三线”等公共管制要求,登记结果具有公示公信效力,接受社会监督,为自然资源有效监管、严格保护和所有者权益行使,为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产权支撑。

  三是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不动产登记的融合衔接,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体系。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是生态文明改革背景下不动产登记的拓展。统一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确权登记的范围从土地、房屋,到林地、草原、海域,逐步扩大到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湿地、水流等自然资源,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体系。

  胡善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规范,强化改革协同,有序推进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积极探索推进登记成果应用,为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T3出行CEO崔大勇应邀参加中国互联网30周年发展座谈会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