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10日)在第三届中国政企采购数字供应链生态峰会上发布《中国公共采购发展报告(2023)》。在我国,公共采购一般包括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国有企业采购、医药采购等,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全国公共采购总额46万亿元

  根据报告,2023年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公共采购市场将“真金白银”用于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全年公共采购总额46万亿元,有效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根据报告,2023年全国公共采购总额46万亿元,同比下降4.16%。随着我国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的步伐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交易集中、监管集中、数据集中的力度不断加大。2023年我国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四大板块交易数量176万个,同比增长17%;交易额21.9万亿元。

  另外,作为我国公共采购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采购支出保持一定的力度。其中,中央企业采购金额13万亿元,通过采购直接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超200万户。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 胡大剑:公共采购,实际上是使用公共性资金或者财政性资金来进行采购商品和服务的这种行为。政府采购还能够起到政策性功能,包括扶持中小企业,包括扶持弱势群体、欠发达地区,起到一个辅助产业政策的作用。

  公共采购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根据报告,2023年政府相关部门启动各种“清障”活动,为市场主体带来更加方便快捷的体验感,持续打造行政效率高效、政府服务规范的公共采购营商环境。

  根据报告,2023年财政部等部门印发文件,对于四类政府采购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零容忍”专项整治。对于一些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相关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也采取措施,进行清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 胡大剑:包括资格、包括商务、包括技术一些条款设定一些歧视性条款,做了一些整治,极大地优化了公共采购的营商环境,招投标条款更加合理了,更加透明了。

  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不少硬核举措,持续推动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

  另外,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作用日益凸显,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以2022年为例,全国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总金额,就占了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七成以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 胡大剑:公共采购更加扶持中小企业,包括在合同额预留,包括中标以后保证金的缴纳、付款金额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小企业做了一些优惠。

  绿色公共采购持续“加码”

  数字化发展动力强劲

  随着绿色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采购领域对绿色采购的要求不断加码,并且我国数字化采购发展动力强劲,数字化监管技术也开始得到应用,有助于打造阳光、透明的市场环境。

  根据报告,国家鼓励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开设专栏、开辟绿色通道,畅通废旧产品设备资产交易。绿色采购平台不断搭建,绿色采购目录清单不断完善。在这家采购平台的供应链实时交易系统上,显示着平台上实时交易的产品品类和金额。据介绍,今年以来,新能源充电设备和工具交易额呈倍数增长,一级能耗的空调采购量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1%。

  另外,我国数字化采购发展动力强劲。据介绍,超四成国有企业数字化采购率超过50%,其中,央企上网采购率接近9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常务理事 高龙:央国企的采购模式首先要达到合规、阳光、保供的要求,通过数字化的采购形式,实现降本增效的企业采购目的。采购人与实际的供货人不相接触,报价、履约、交付彼此间隔离,实现了阳光化;价格又受到社会电商平台的监督,价格变得很优惠。

  不仅是在企业采购层面,在政府层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数智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一网协同推进工作持续深化。智能辅助评审、“机器管招投标”等数字评审技术的应用也日益普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 胡大剑:数字化的技术在公共采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全国范围内公共采购平台互联互通的步伐是明显加快的,而且公共采购平台数字治理能力得到提升,对采购人也好,对供应商也好,营造一种公平的一个市场环境,更加透明,更加公平。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