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李双红 

甘肃省岷县第四中学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加大“智慧校园”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助力岷县教育现代化发展,不断创新应用,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慧校园,是智慧教育实践的中枢,是联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实体空间教学与虚拟空间教学等的核心。自2019年被甘肃省教育厅拟推荐为甘肃省智慧校园标杆校以来,该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智能电子学生证

开启校园生活新模式

该校为每个学生办理了电子学生证,改变了传统的刷卡模式,仅靠“刷脸”就可以实现就餐、考勤等全场景“靠脸通关”,更加有效地提高消费和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及稳定性。不仅方便校内生活,电子学生证还可设置亲情电话,保证学生能及时与家长通信,实现了一证多能,由传统校讯通睿变为智慧校园先锋。

电子学生证充分考虑校园场景,打好了安全与便捷的组合拳,破解智能手机进校园的难题,同时为家校互联互通提供可视化数据与智能决策基础,提高了智慧校园与平安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同时,电子班牌也全面落实。电子班牌是为了加强班级风采展示和文化建设而打造的一款关于班级文化展示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可以便捷展示班级名称、徽标、电子课程表、班级活动、师生风采、班会视频、学生发言、学生评比、作文展示,可发布学校通知信息、学校新闻、集中联网统一发布考场名称、号码、考试时间、考场注意事项等,还可与校园刷卡系统整合,自动显示班级考勤情况。

“创客空间”

开启本校特色创客教育

据介绍,校园创客空间是指在校园里建设而成的实施STEAM创客教育的空间,它是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管理,把很多新奇的创意想法变为现实,创造出来,分享新鲜富有创意的技术知识和理念,普及创客思想的新型开放性创新实验室。

学校秉承教育最新理念,创立多种多样的创客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于今年4月正式建成“创客空间”。现已开展的创客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课程、3D创意打印课程、创意编程课程。这些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的课程,以“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开展属于本校办学特色的创客教育。

为了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把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中小学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激发广大青少年学习、探索、掌握和运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该校组建机器人社团,以期让学生在社团中学习到对其终身受益的品质和能力。几年来,社团学生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多次在省市县各级比赛中获得突出成绩。

探索成功经验

寻求发展之路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开放性、交互式的多媒体视频教学逐步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校园电视台的建立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学习的能力,并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互动式的视像网络教学平台。

2020年,学校建成精品录播教室,上课教室与观摩室相互独立,授课教师可以在不受外部影响的情况下开展教学活动,听课教师在观摩室通过单向玻璃和实时录像关注教学全过程,使上课、听课、评课可以同步进行,进一步提升了听评课的效率。录播系统具有录制、直播、点播、导播、存储和跟踪等多种功能。可实现自动教学实况录像,完整记录教师在授课中的活动,并能在教师场景、学生场景及课件场景之间自动进行切换。随着录播教室的高频率使用,学校一定会在打造教育信息化、“高效课堂”的道路上迈出全新的步伐。

2020年7月,该校与成都东方闻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以成都七中远端课程实时共享为主要手段的直播课堂试点工作,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理念和方式。

2020年10月,该校作为审核通过的新东方甘肃公益项目学校,根据市教科所及县教育局安排,积极参与到新东方双师课堂项目中来。

未来几年,该校将继续大力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加大“智慧校园”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助力岷县教育现代化发展。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深圳龙岗检察院在全市首创防止商事主体恶意注销协作机制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