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见习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何伟理 

81d8a101aeb3cd3d2b7a6cbff87d527.jpg

12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召开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柳州市检察机关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完善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保护体系,形成一套机制、一批阵地、一个模式、一组数据、一域覆盖、一支队伍的“六个一”的“柳州经验”,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出贡献。 

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夯实支持体系基础。“柳州市检察院与共青团柳州市委员会于2018年开始探索社会服务合作。5年来,不断制定完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起系列工作运行机制,对社会服务各个环节作出规定。”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吴虹介绍,目前,柳州市已形成市级统筹、一体管理、分工配合、有序衔接、运作规范的柳州特色运行机制。柳州市检察院于2021年入选全国未检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

配套一批服务阵地,整合资源协同发力。柳州市检察院链接企业和学校等社会资源,建立19个观护基地,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就学等观护服务。整合广西龙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年创业促进会等平台,筹集资金和物资为涉案未成年人帮扶提供物质支持。结合柳州地域特点在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设置驻检察院司法社工站,将保护力量下沉民族地区。同时,柳州市各县区检察院联合各部门、各单位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中心、未成年人检察心理援助专家库等,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多渠道多元化服务。2023年5月,柳州市检察机关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司法保护实践案例入选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 

创新一个办案模式,提升未检案件质量。柳州市检察院创建“检察官+团干部+司法社工+志愿者”的“1+3”未检办案模式,检察官根据办案需求将服务申请转介予社工,社工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相应服务并向检察官定期提交服务报告等材料,检察官对社工服务全程跟进、督导和评估。依托社会支持体系,全市检察机关近年运用“1+3”模式办理2800余件未检案件,司法社工配合检察机关开展社会调查、帮教、救助等个案服务4000余人次。其中,对614名罪错未成年人跟踪帮教,最大限度挽救迷途少年。 

强化一组数据管理,科技赋能保护效果。柳州市检察院抓住智慧未检的发展机遇,与共青团柳州市委员会联合建立社会支持体系项目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掌握个案跟进阶段、服务对象类型、服务时长和次数等多个维度统计数据,自动分析罪错行为的次数、罪名、类型等,以预防再犯为核心指标设置阶梯式教育矫治措施、个性化帮教方案,精准帮教有效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项目管理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管理提升帮教水平效果较好,帮教对象中有255人继续学业、281人就职工厂企业或自主创业。 

推动一域全面覆盖,落实全流程司法服务。在柳州市2023年“一府两院”法治共建联动工作“三长”会商会议上,柳州市检察院提交了关于推动构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的议题,建议参考未检社会支持体系模式,探索形成由检察机关具体推动和实施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支持体系,将社会服务覆盖至涉未成年人案件的侦查、检察、审判、矫正各环节全流程。目前该项工作正积极推进中。 

打造一支专业队伍,不断提升素质能力。柳州市检察院建立全市未检业务人才库、本地司法社工人才库,定期举办检察官、社工同堂培训和交流,同时注重开展社会支持体系理论研究,以前沿理论引领柳州实践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柳州市未检工作领域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第七检察部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先进集体、广西检察机关集体二等功,柳北区检察院入选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柳城县检察院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下一步,柳州市检察机关将携手各部门继续深入推动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化保护和专业化办案的深度融合,推动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检察履职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走深走实,积极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吴虹表示。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交通事故发生后行车记录视频被直接公开 车企收集应用车主行车信息得有边界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