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中全 张美欣 通讯员 孙可
近年来,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民法院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精心打造“岭法先锋”党建品牌,探索以党建“四步工作法”与“四个服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岭城发展保驾护航。
以法治力量靠前一步服务企业
“现在企业经营上还有哪些困难?”“有没有需要我们法院帮助解决的……”
近日,公主岭市法院副院长于琢带头实地走访多家企业,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转型升级、法律需求等,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面对面与法官探讨交流,获得专业的指导意见,碰到拿捏不准的问题再也不为难了。”某企业法务人员说。
围绕企业发展的各项问题,公主岭市法院不断增强服务企业的主动性、保障的针对性、促进的时效性,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针对驻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农高区”)服务工作站工作机制,法院每周派党员法官驻区服务,确保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与农高区重大项目建设目标要求的有效融合。以党小组为单位,协助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必要时提前介入,先期处理。
法院各业务部门党支部书记带头下沉企业,在辖区农业企业设立20余个“法官工作室”。自2023年以来,党支部书记们先后走访了农业企业20余家,召开座谈交流会12场次。同时重点建立合规指导机制,助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对涉企执行案件审慎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性措施,助力企业“造血再生”。
“我们决不能‘口头营商’‘口号助企’,而是要以能动司法把‘冷冰冰’的法律执行得‘热腾腾’,以法院的‘暖服务’营造出企业发展的‘热环境’,在服务大局中奏响高质量司法的‘岭法强音’。”于琢说。
以业务平台领先一步服务人才
“我们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利用机制增强人才工作能动性,以过硬队伍创造过硬成绩,打破服务人才‘最后一面墙’。”公主岭市法院院长曹继帅说。
法院搭建对接人才政策机制,协助人才引进,民事审判支部选派有丰富劳动争议法律经验的党员法官主动对接市委组织部“1+3”人才政策,助力农高人才战略引进工作,依据职能对发展人才过程中的劳动合同相关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有力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建立干部人才库机制,培养人才“蓄水池”,把政治忠诚作为人才培养选拔的首要标准,全面考察德、能、勤、绩、廉,将具有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人才选出来进入人才储备库,促进干部合理流动,优化干部结构和审判资源配置。
“我们健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曹继帅说,法院树立精品理念、标杆意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挖掘、培育、选树优秀庭审、精品文书和标杆案例。完善以工作业绩为关键依据的绩效考核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以多元解纷走深一步服务基层
“要不是调解员耐心调解,我现在还住出租屋呢!”公主岭市居民王某说。
原来,王某自从住进新买的二手房后,总能在半夜听到奇怪的声音,多次和物业沟通无果,双方矛盾愈演愈烈。
2023年初,物业公司将王某诉至法院,要求其缴清物业费。公主岭市法院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调解员金华认为,解决双方矛盾的关键在于王某家中奇怪的声响,经深入调查,发现这个响声来源于电梯部件老化,多方协调后,问题得以解决,王某也补交了物业费,从出租屋搬回了家。
像金华这样的调解员在公主岭市法院还有很多,最大程度上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打开服务基层“最后一扇门”。
公主岭市法院聚焦最小支点,通过“互联网+”的技术与思维,以“小案件讲述大道理”的普法方式,将智慧便民“微法庭”作为基层解纷力量的最小支点,推动大量纠纷在源头化解,目前已建成16个智慧便民“微法庭”。
以“无讼村屯”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7个法庭支部贴近村屯、贴近群众的优势,现已建设21个无讼村屯示范点,将无讼物业工作走在前列。
以暖心真情走实一步服务群众
“我人在外地没法到场开庭,怎么办呀?”
在原告杨某与被告马某兄弟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因马某兄弟二人均无法到庭参加调解,且二人识字不多无法正确操作使用“云上法庭”。法官当即决定通过“线上视频群聊”进行远程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矛盾顺利化解。
一直以来,公主岭市法院专注将诉讼服务提档升级,以“一次办好”“十分钟办好”为目标,以“党员服务标兵”为带动,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在诉服大厅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使群众在这里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公主岭市法院坚持未成年案件“定期回访十分钟”的工作模式,对每一起未成年人案件做到庭前重调查、庭审重教育、庭后重回访。选派84名优秀党员干警担任辖区88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设“向阳花法官工作室”,开展原创动漫法治课,在校园播撒法治种子。
未来,公主岭市法院将继续以“岭法先锋”品牌为载体,突出政治建设,夯实党建根基,为建设长春贡献司法力量。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