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立昊洋 通讯员 季晓宇
1月27日,农历腊月十七,礼拜六。年关将至,古城西安年味渐浓,大街上不少行人,拖着行李箱,步履匆匆……
当天一早9时许,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厅的民警们有序开启了新一天的工作,前来办理各类证件的市民们也纷纷走进了大厅。
此时一名身着粉色羽绒服的姑娘脚步匆匆,显得格外焦急:“警察同志,我的项链丢了,您能不能帮我找找。”
原来,两天前,姑娘刘欣和新婚丈夫在出入境大厅办理港澳通行证,照相时将一条作为爱情见证的新婚礼物——项链忘在了照相室。
“你看看是不是这个。”站在引导台旁的民警兰博,从抽屉中拿出用一次性封口袋装好的项链时,刘欣瞬间鼻头发酸,眼眶有些发红。
“上周末我们刚举行了婚礼,准备去度蜜月,没想到就把婚礼上他送我的项链给弄丢了,还好咱民警给找到了。”手里拿着失而复得的项链,刘欣对着民警连连道谢。
当天,《法治日报》记者走进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厅,恰巧遇到了这暖心的一幕。
“目前全市19个网点全面开放。仅上周六一天,市局出入境办理大厅单日最高受理办证976证次,全市4400余证次,刷新近十年最高纪录。”作为当天的指挥长,出入境管理中心受理科副科长陈鹏介绍,随着寒假及春节假期的到来,出入境证件办理量持续增加。
据统计,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2023年办证百余万证次,已经接近2019年历史峰值,2024年开年以来,办证量已是去年同期的2.5倍。
记者看到,五六百平米的出入境大厅里挤满了前来办证的群众,虽说人多,但办起事情来却井井有条。
走进接待大厅,一眼便能看到地面醒目的地贴引导标识——“①照相②领表③受理”;照相处的镜子光洁明亮,上面写着标语“满意拍,拍到您满意”;大厅里的每个区域都分散着导办员,定岗接待,以“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引一位又一位的市民进行下一个环节,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会有专门的导办员全程引导办理。
说话间,市民陈先生拉着一个年仅8岁的小男孩走进了大厅,找到陈鹏。
“我们订好了5天后去泰国度假的机票和酒店,今天收拾行李的时候突然发现,孩子的护照过期了,这可咋办?” 寒冷的冬日里,陈先生急的满头大汗。
陈鹏见状,一边将他和孩子带到休息等候区,一边给他们递上热水。随后,陈鹏接过陈先生给孩子准备的资料,进行查看,发现陈先生可能是急于出门办证,反而忘带了孩子的户籍资料。
“陈先生,您别着急,时间赶得上,还有咱忘带的资料我们也能容缺办理。您现在给孩子先照相,填表,明天再来补齐资料就行。”听着陈鹏耐心地解释,陈先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根据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特事特办”中临行前护照过期可加急的相关规定,陈鹏将此情况上报,并协调陕西省出入境管理局加急审批。陈先生当天下午便补齐了材料,据记者了解,1月29日他便拿到了孩子的护照。
忙碌中,时间好像过的特别快。下午5时许,出入境大厅里的群众已经逐渐减少,一直坐在窗口埋头审核资料的民警孟可欣,终于找到时间“喘口气”,准备下班的她不忘整理好手里的资料,准备关闭电脑。
“你们是不是快下班啦,不好意思啊,能不能帮忙查询一下我的出入境记录,办理赴英工作签证材料中需要。”市民张女士气喘吁吁地问道。
“没问题,您把您的身份证给我。”孟可欣重新回到工位为张女士办理业务。
当天下午5时30分,拿着打印好的出入境记录证明,张女士站起身,深深给孟可欣鞠了一个躬。她说:“走进大厅的时候,我知道你们可能已经下班了,抱着试试的态度问了一句,但是没想到咱民警能这么有耐心有爱心地陪着我办理业务,耽误您下班了,真的挺感谢!”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关上电脑,走出工位,孟可欣伸了伸有些发酸的腰身,脸上流露出自然的微笑。此时,旁边居民楼上的灯光已陆续亮起。
记者手记
出入境接待大厅,作为群众接触公安机关的窗口单位,首要就是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随时随地为群众解决出入境证件办理的“疑难杂症”。
2023年以来,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围绕西安市公安局“眼睛”向下关注人民群众“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往下走和群众打成一片、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服务的“三下”工程,面对寒假及春节假期的办证高峰期到来,民警们紧盯出入境政策变化,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一系列便民政策及举措——西安全市区县以上出入境窗口“全年周六办公”,增设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专办窗口”,在公安派出所增设出入境受理点以及实行网上预约引导、错峰办理、加大警力投入、全程导办、延时服务等,不断提升服务质效,确保办证高峰平稳度过。
“民警办理证件的态度特别好”“感谢民警全程的协助,办证速度很快”“对于我们老年人提出的问题特别有耐心”……在出入境办证大厅导办台上,厚厚的留言本上,每一页留言都让人倍感温暖和感动。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