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警对在港船舶进行巡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艳 见习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刘彬 张苗
日前,从印度尼西亚驶来的外籍“朱丽娅”轮装载7万吨煤炭,缓缓靠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电厂码头,实现抵港“即作业”。
据悉,一艘7万吨级的煤炭运输船完成码头卸煤作业需要4天左右,在港滞航费用一天约10万元。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钦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主动加强与海关、海事等部门沟通协作,提前对接代理企业,根据船舶航行计划、靠港作业安排和货物装卸风险等情况制定“一船一策”勤务保障方案,确保船舶快速通关。“此次船舶快速入境,既解决企业的燃‘煤’之急,也为助力北部湾地区能源电力供应平稳有序提供了坚强保障。”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勇说。
目前平陆运河全线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中,钦州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桥头堡”,口岸船舶修造、高端设备进出口、集装箱出口等支柱性产业发展迅猛,这对船舶通关也有了更高要求。
钦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紧盯口岸实际和企业发展需求,制定推出船舶预检办证“免单证”,外籍船舶移泊“免查验”,燃油加注业务“免靠港”,修造船企作业“免限制”,边检手续办理“全时办”,短时靠泊手续“一次办”,边检行政许可“快捷办”,边检行政许可“一证通”,船舶验放通关“加速度”等十条便民惠企措施,口岸船舶业务数据和群众幸福指数实现“双提升”。2024年一季度,钦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检查出入境(港)船舶498艘次,人员10197人次,高标准落实到港“零等待”、离港“零延时”、保障“零距离”等服务保障措施,全力助力钦州港2024年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面对日益增长的出入境船舶数量,营造安全的口岸通关环境尤为重要。
据悉,钦州口岸现有14个对外码头、26个对外开放泊位,码头分布和执勤点呈现“点多线长”的特点,两个码头距离最远可达到26公里,人力巡查费时费力。为此,钦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持续深化边检勤务改革,大胆尝试科技创新,实施“警务室+片区”巡查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视频智能化改造和“锚地预警管控”系统建设,探索应用“无人机+”等技术,实现口岸监管可视化管理。同时,深化与出入境等部门协作交流。2023年以来,该站先后查处国际航行船舶擅自出境等违法违规案件7起,有效净化口岸营商环境。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