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通讯员 阮仕宏
“在一个窗口一次就能办理多种业务,而且很快就能办好,很方便。”近日,张佳到陕西省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神农派出所办理户籍时说。
近年来,公安渭滨分局坚持问题导向,从小切口着手,摸清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找准制约公安工作发展难点堵点,注重举一反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小见大,力争从“一件事”向“一类事”“某个点”向“整个面”“单环节”向“全链条”转变,实现了简政放权“零折扣”、办事效率“零延误”、联企联防“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既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加快了公安工作现代化步伐。
数据赋能
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向“一类事”转变
公安系统窗口单位是服务人民、联系群众、展示形象的前沿阵地,也是警民关系的“晴雨表”。
“1月29日9时许,我来到渭滨区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港澳通行证,工作人员很热情,但一会照相、一会到自助办证机输入信息、一会签名,多个窗口反复跑了好几趟,办个证有这么复杂吗?”这是剡女士在宝鸡市12345平台上的投诉留言。
公安渭滨分局通过调研走访,发现类似投诉在分局服务窗口单位也时有发生。
“近期窗口单位因服务质效问题引发群众投诉时有发生,请各位主动解决此类事件,降低投诉,确保群众满意。”在不久前的一次周例会上,分局值班局领导通过视频将这一情况推送至基层所队。
很快,公安渭滨分局大力实施警务改革,整合窗口业务15项、简化办事程序,出台户籍、出入境等便民利民13条,推行“一窗通办”,并在9个户籍派出所设立了“办不成事”窗口,专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现了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的转变,做到了办事效率“零延误”、简政放权“零折扣”。
其实,聚焦群众反映问题,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的转变,背后要归功于渭滨公安不断推深做实的大数据建设应用平台。
公安渭滨分局着力畅通各类办事途径,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数字化方法开展工作,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从“群众自己办”到“部门协同办”,从“群众操心”到“群众放心”,为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化服务。
“特别是开辟微信视频审核办理户籍、公安OA传递户籍档案路径,实现了办证信息在受理、审核及制证部门间的快速流转,让申请人不必再携带材料两头跑、跨地市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不跑腿’。”神农派出所民警马莉说。
“加强‘人机’和‘人际’多向互动沟通,让‘数字治理’和‘传统治理’达到平衡,既要充分做好面对面服务,又要提高数字治理的效率与水平。截至目前,信访投诉问题同比下降46.7%。”渭滨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赵英凯说。
区域联动
防范实现从“某个点”向“整个面”转变
“王女士,请开下门,我们是公安渭滨分局反诈民警。”2月2日15时30分许,一场争分夺秒的寻人止诈“计时赛”正在上演。
敲了许久,门终于开了,望着脸上已挂满汗珠的反诈中心值班民警冯超、张伟东和物业工作人员,眼前的女子一脸茫然。
冯超主动出示证件后,便开口道:“你是王某某,是不是在刷单?我是渭滨分局的,你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请放下手机,停止操作。”
听闻此话后,女子拿着手机的手垂了下来,“刚才下了几单,返利已收到。群里说只有下血本,才能高返利,我还在犹豫,就听见敲门声了……”
“还好,赶上了……”听到此话,冯超、张伟东抹了把汗,这才把事情缘由说开了。
原来当天,公安渭滨分局反诈劝阻值班人员,通过反诈预警平台,发现辖区居民王某某可能正在遭遇刷单返利类电信网络诈骗。由于王某某电话一直未能接通,民警冯超和张伟东,立即开展上门劝阻,成功避免不可预见的损失。
如何实现防范电信诈骗从某个点向整个社会面的转变?渭滨公安通过对电信诈骗案件规律的研究,探索出区域联动、平台拦截、上门劝阻、快速冻结“四步法”,力争在诈骗行为既遂之前成功劝阻。
为此,渭滨分局在市公安局的支持下,在市区公安机关率先发起组建反诈联盟,由市区渭滨、金台、陈仓、高新四个公安分局轮值,针对诈骗案件的发案区域,集中城区优势警力联企联防。组建反诈中心,与银行、金融企业等运营商同频共振,全方位开展反诈工作,全力打好全民反诈阻击战,真正实现“防为先、防为上”。
今年以来,渭滨公安已经处置预警线索1000余起,封停涉案电话1.5万个,诈骗案件同比下降45.3%。
“两队一室”
防范打击实现从“单环节”向“全链条”转变
“马导,巡逻来了,自从你们抓住了园区里的‘内鬼’,现在太平多了,生产效益也上去了!我正准备到所里表示感谢呢。”2月15日,在渭滨区姜谭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门口,还没有等姜谭路派出所教导员马强开口,园区保卫科杨科长拿着锦旗,激动地说道。
工作中,公安渭滨分局在全市率先建立“两队一室”,综合指挥室里做精“小合成”,为打击防范违法犯罪和预知预防提供支撑;案件办理队和社区警务队,犹如派出所的两只拳头,实现从打到防的转变。实施营商警务,坚持多设“路标”、不设“路障”,既做“守门人”,更当“护航者”。推行分局机关科室民警支援派出所机制,将有限的警力充实到更基层、更一线,努力实现就地就近接处警,就地就近调纠纷,就地就近服务好,为经济发展提供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确保生产经营“零干扰”。
同时,该局强化精准打击、集群打击,推动小案快破,大案要案集中攻坚,以快治快第一时间抓人破案,最大限度追赃挽损,侦查破案实现了从“单环节”向“全链条”的转变。
4月20日,辖区群众刘某到西宝路派出所报警称,其在某二手平台上与他人约定置换手机,但手机寄出后对方失联。接警后,西宝路派出所立即开展研判工作,成功锁定了由王某航、高某、颜某等3人组成的诈骗犯罪团伙。派出所民警根据综合指挥室的指令,于5月11日,将嫌疑人王某航、高某、颜某先后被抓获归案。经审讯,3名嫌疑人对多次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民警根据3名嫌疑人的供述,先后破获类案2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5万余元。
据统计,今年1至5月,全局累计破获故意伤害、盗窃、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各类刑事案件184起,辖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