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玉璟 通讯员 闫妍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立足司法审判实际,依法办理涉老案件、开展普法宣传、提供便老举措、帮助受困老人纾难解忧等方面,积极探索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司法途径,构建全面、温情、高效、符合老龄化现状和老年人身心特点的贴心司法服务。
高质量办理涉老案件
昂某、平某均系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老年人,1994年以后、2000年以前(不承认事实婚姻),平某在昂某丈夫去世后入赘到昂某家中,与昂某及其子女共同生活,至今已二十余年。二人同居期间,平某长期家暴昂某及其子女并拒不承担抚养、扶养义务,子女不堪虐待先后离家。2023年,二人因共同居住房屋的拆迁安置补偿问题产生矛盾,平某将昂某赶出家门。
法院受理案件后,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耐心说理,巧妙化解了家庭矛盾,促使双方就房屋处置等问题达成调解协议,其中的金钱给付义务得以在当日即时履行。
近年来,昌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严格追究虐待、遗弃老年人的刑事责任,对侵犯老年人生命健康权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严惩不贷。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以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繁简分流、缩短办案周期、强化司法服务,加大对老年人的举证指导,提高老年人应诉、参诉能力,及时调处涉老年人的婚姻、家庭、赡养、侵权等矛盾纠纷。
2020年以来,昌都市两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当事人年龄大于60周岁的老年人案件88件。
创新性开展法治宣传
昌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常性的采取法院+社区联动的方式,组织干警深入社区、村居、广场等老年人聚集区域,帮助老年人下载反诈中心App,并详细讲解反诈知识,进一步提高老年人识别诈骗能力和自我防范意识,有效提升了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结合“订单式”普法,昌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定期组织专业法官走进村居、敬老院、结对帮扶社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以及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合同诈骗的侵害老年人权益的真实案例,切实通过“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增强防范养老诈骗的宣传效果。
2023年以来,昌都市两级人民法院开展涉老法治宣传1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1万份,受教育群众1.2万人。
暖心式提供便老服务
针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特别是养老诈骗犯罪,昌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涉老诉讼服务热线、涉老诉讼服务窗口、涉老诉讼服务优化机制、涉老案件绿色通道、类案专办机制等五项便老措施,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诉讼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
立足涉老群体的特殊性,建立各类便老工作机制,10个工作日内反馈涉老线索机制、设立专门的整治养老诈骗咨询服务暨老年人权益保护窗口、设立整治养老诈骗线索暨老年人权益保护举报箱、快立快审快结养老诈骗刑事案件及老年人权益保护案件。
此外,为涉老维权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对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司法救助,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等暖心服务,就近开庭、上门服务、巡回审判,彰显司法“温度”。对常见的涉老婚姻、赡养、劳动报酬等纠纷,加大调解力度和教育引导,依法在司法裁判中重点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