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深化网格服务管理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服务辖区群众的重要载体,统筹抓好“科学织网、机制提效、数字赋能”三项措施,持续释放网格工作新活力,实现了网格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科学织网 激活基层治理“微网格”
以“绣花功夫”推进规范化建设,精准顶层设计、强化运行保障,实现了“多网合一、全域覆盖”,有效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一是优化设置。开展“网格赋能”行动,优化调整网格911个、微网格2611个,有效提升网格治理精准度。同时,利用公共服务场所建设792个网格驿站、平安驿站,既能让网格员歇脚驻足,又能为辖区居民反映问题、咨询情况提供便利,让服务管理更有温度、更贴近群众。
二是党建引领。加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推动党组织向最小治理单元延伸,在网格全部跟进成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组织联建促资源整合,形成党建“同心圆”、治理“一盘棋”格局。
三是保障下倾。建立一支由1288名专职网格员、2014名兼职网格员组成的网格队伍,“五位一体”架构更加完善。强化网格员待遇保障,完善考核奖惩办法,差异化发放补贴,有效提升网格队伍积极性。今年以来,专题培训网格队伍13批3000余人次,网格员履职能力不断增强,在矛盾隐患排查化解、解决居民小微诉求、法规政策宣传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制提效 构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创新“网格+”模式,构建“三融联动”机制,整合公共资源入网,积极打造化解矛盾、服务居民的“前沿阵地”。
一是“网格+警务”融合联动。以“网格警务指导员(社区民警)、网格警务管理员(辅警)、网格警务协管员(楼栋长等)”组成的网格警务队伍为依托,打造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巡逻防控、智慧安防、宣传防范、服务管理等六个“共同体”,将3600余人的“泰山义警”队伍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到各网格,进一步壮大网格警务力量,发挥网格“最小作战单元、凝聚最大合力”作用,今年以来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3.45%。
二是“网格+矛调”融合联动。小微矛盾发现即调。建立矛盾纠纷“摸排—调处—化解—回访”闭环机制,网格员通过日常巡查走访及时发现“矛盾苗头”,运用马扎会、楼头会、车棚议事会等便捷实用的网格议事平台,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就地解决“难题”,实现“网格内的事情在网格内化解”。创新“网格+矛调+物业”模式,推动红色物业红色网格一体运行,有效预防化解物业矛盾纠纷,小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复杂纠纷合力化解。实施矛调中心规范提升工程,街道(乡镇)、社区(村)矛调中心、调解队伍全覆盖,广泛吸收法律、心理、金融等相关领域专业人才进入调解专家库,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对网格内难以就地化解的复杂纠纷,及时组织调解队伍、当事人在矛调中心进行化解。区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充分运用政法机关化解社会矛盾联席会议、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机制等平台,凝聚力量推动重点疑难纠纷高效实质化解。诉前纠纷就近化解。创新推广“3个4+N”轻微刑事案件和解基层多元衔接机制、纠纷诉前推送机制,依托矛调中心建立区法院派驻街道(乡镇)诉源治理工作站,由法院、检察院将法律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纠纷委托矛调中心分流至社区网格,充分发挥“网格+调解+司法确认”机制作用,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推动各类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最基层、最前沿。
三是“网格+服务”融合联动。推动法治宣传进网格,以社区(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网格员为主要力量,以群众法律需求为导向,组建网格普法队伍,运用入户走访、网格微信群、喇叭广播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宣传,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推动便民服务进网格,在网格合理设置文化、体育、医疗、教育、商业等便民服务设施,打造居民10分钟生活服务圈,确保群众需求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数字赋能 搭建精细管理“加速器”
推动信息化建设与网格业务深度融合,打造“智慧型”指挥调度体系,以信息支撑推动精细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完善基础数据。着力提升网格化管理智能工作平台应用水平,规范基础信息数据动态采集管理,全面掌握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智能化、精细化提供强大数据支撑。今年以来,完善平台人口、房屋等基础信息12万余条,完成重点人员巡查1.5万余人次。
二是高效处置事件。推动网格化智能平台与雪亮工程智能平台、“泰山一键通”互联互通,居民通过平台反映诉求,建立“网格员及时发现—信息平台实时转办—相关人员快速处置—网格员确认反馈”闭环流程,实现“小事格内办理、大事呼叫解决”,在治安防范、森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实战应用中有效发挥指挥调度作用。今年以来,解决民生诉求4.8万余件。
三是综合分析研判。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线上平台使用,矛盾纠纷化解实现“规范、高效、闭环”。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纠纷792起,化解成功率达100%。同时对平台数据深入分析研判,分层面、分领域制定针对性化解和防范措施,推动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转变。(魏剑)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