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阮占江 帅标 通讯员 李凌云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滥用成瘾性药物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给青少年带来身体伤害和心理健康问题,更给家庭和谐和社会安宁带来极大挑战和冲击,青少年药物滥用成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帮助这群“以药代毒”的青少年摆脱“毒殇”,让他们重返校园,回归家庭和社会?近年来,湖南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融入毒品突出问题治理大局,充分发挥场所职能和专业优势,主动调整功能布局,专门在湖南省黎托戒毒康复所探索收治这类特殊群体。2023年6月以来,该所共收治滥用麻精药品以及非列管物质人员1400多人,平均年龄仅为20.7岁,90余名青少年出所后重返校园,160余人找到了就业岗位。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走进湖南省黎托戒毒康复所,探寻该所如何为药物滥用成瘾青少年护航的答案。
专业的医疗戒治
15岁的小新是一名初中学生,由于接触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经常出入酒吧网吧,学习成绩急剧下滑。遭到父母批评后的他,听信朋友劝说,服用一定量的药物,可以让人放松,于是他开始吸食依托咪酯,吸食3个月后又尝试超剂量服用右美沙芬,直到父母发现异常,才将他送到了湖南省黎托戒毒康复所接受戒毒康复治疗。
“长期的药物滥用,让他的肾功能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入所体检时,小新的尿蛋白、肌酐和尿酸都出现了明显增高,他的身体受到了明显的伤害。”湖南省黎托戒毒康复所精神科主治医师刘骞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像小新这样的“患者”摆脱“毒瘾”,进一步规范麻精药品、非列管成瘾物质的戒断和治疗,黎托戒毒康复医疗机构成立“药物滥用康复中心”,对来所康复人员一律实行“三免”,免基本生活费、住宿费和戒毒治疗费。
针对药物滥用成瘾青少年专门设立未成年戒毒康复专区,运用专业科学的戒毒医疗方法戒治。该所实施“西药对症、中药调理、物理治疗+数字疗法”的“3+1”治疗方案,有效缓解康复人员的身痛、失眠、焦虑等急性戒断症状,应对戒治过程中发现的电解质紊乱、高尿酸血症等病理生理变化,以及急性中毒、戒断综合症、情绪症状、精神病性症状等相关障碍。
所长贺柏林告诉记者,针对所内90%吸食依托咪酯的康复人员,该所制定了《依托咪酯类康复人员诊断治疗方案(试行)》,利用心理量表、医生面谈、生物样本检测等方式,对他们开展全面、综合、精准评估。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合作,建设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成瘾行为与健康合作中心临床研究基地、湖南省药物滥用防治研究会戒治康复基地,对依托咪酯等非列管物质滥用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如今,经过对症治疗的小新,在所内积极参加了太极扇、韵律操等文体活动,各项身体指标逐渐恢复,母亲来所看望他时,对政府和警察充满无限感激。
悉心的教育引导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青少年在一定程度上熟知海洛因等传统毒品,但并不太了解易成瘾的药品。特别是国家每次对部分药物管控后,不法商贩总能找到另一种替代药物迷惑年轻人“可以快捷廉价地获取快乐并不会上瘾”。
小夏就是听信这种误导,而走上药物滥用歧途的。15岁的他一次在KTV看到身边高年级的同学用吸管吸食白色粉剂并告诉他不会上瘾时,好奇的他忍不住尝试了。
殊不知,吸食了一段时间的“替来他明”后,他的手开始抖得非常厉害,连吃饭都拿不了筷子,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全都是黄色的,常伴有恶心、呕吐的感觉。
入所后,警察帮助他从认知教育入手,通过每周一课的短视频、漫画、情景剧模拟等禁毒知识讲座,引导他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纠正“嗑药不是吸毒”的认知。
在所内戒治的青少年中,大部分受精神疾病困扰,帮助他们戒除药瘾,心理疏导尤为关键。为此,该所邀请了专业心理咨询师以心理团辅、沙盘游戏等形式,引导他们表达正确的情感。根据成瘾特点及精神障碍程度精准制定心理治疗方案,通过正念训练,帮助他们缓解精神抑郁障碍,改善睡眠。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组建“抗复吸远程干预系统”,在远程生理监控、高危情境实时报警、紧急心理干预等方面积极探索。
“很多青少年滥用药物成瘾的根源,是家庭教育缺失或亲子关系出现问题。要治愈他们,父母的介入至关重要。”副所长刘特夫告诉记者,该所联合家属、社会公益机构建立了“连心”家属学校,针对很多家长对毒品、药品没有科学认知的现状,每周二探访日开设家属培训班,专门设置“毒品基本知识”“是药还是毒”等课程,让家属通过线上和线下全面了解滥用药品的危害及防治知识,增强识毒拒毒技巧。每月的场所开放日,父母走进所内,近距离和孩子沟通,通过修复亲情,改善家庭关系,帮助孩子打开心结,逐步修复心理创伤。
滥用药物成瘾的大多数青少年行为懒散、规矩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对此,所内还组织开展了行为养成教育,规范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通过巡回法庭进所,现场观摩涉毒案件庭审,增强他们的法纪意识。
暖心的帮扶救助
15岁的小苏在职高学习护理专业,发现身边有同学大剂量吞服右美沙芬。为了融入他们,他便试着“效仿”,从开始20粒到后面40多粒,产生幻觉的他,3个月后不得不辍学,自愿来到黎托戒毒康复所进行康复。
在该所收治的对象中,像小苏这样入所前辍学的达92%,60.8%的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为帮助他们掌握文化知识,所内与当地教育部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由教育部门派遣周边初高中学校的专业教师,每周轮流对在所未成年戒毒康复人员开展文化补习。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所内专门开设了读书、绘画、书法、葫芦丝、口风琴等系列兴趣班,让他们在文化和艺术的熏陶中,逐渐找回生活的乐趣和自信。如今,已获得葫芦丝演奏等级证书的小苏,在警察的帮助下,已重返校园。
“他们之中,曾经有个别青少年有工作。入所康复后,害怕被贴上负面标签的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出所后没事做,重蹈覆辙。”教育科科长黄杰介绍说,针对这些成瘾少年的顾虑,所内严格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教育和引导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实现就业或创业。同时加强与人社、民政部门和地方社区衔接,帮助符合条件的康复人员创业就业,让他们出所后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踏踏实实过日子。
该所还特别注重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以及未成年戒毒康复人员社会适应能力。与团省委权益部紧密联系,积极邀请他们开展针对特殊未成年群体的权益保护工作。并邀请民盟长沙市委及社会志愿者们共同走进戒治区进行联动帮扶,开展以"情系戒治少年心连健康人生"为主题的黄丝带禁毒宣教帮扶活动,让他们有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他们顺利回归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青少年药物滥用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湖南省戒毒管理局局长周树和表示,今年湖南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与省禁毒委、团省委、省教育厅对接,开展“禁毒宣传进全省中高职院校”活动,建设禁毒警示教育基地,重点加大非列管药物滥用的预防宣传教育力度。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共同建立多方联动、专业戒治、关怀救助的关爱体系,帮助青少年远离传统毒品、新型毒品和药物滥用的危害,为他们健康成长贡献社会力量。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