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荣 李文茜 通讯员 陈亮 胡旦
今年4月至6月,一场以践行“如我在诉、诉讼到我为止”司法理念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如火如荼开展,全院干警围绕贯彻落实“如我在诉、诉讼到我为止”理念找差距、补短板,研究提出完善司法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解纷渠道的切实举措。
60多个日夜,18场集中讨论,查找问题81条,搜集意见建议70条。“如我在诉”,到底应该怎么看、又该怎么干?四个字在南山法院干警心底里来回徘徊,他们思索着,也在用行动回答着……
让“深漂”老人住有所居
家事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家事审判领域深耕多年的法官陈一榕积累了调处家事纠纷的丰富经验,2023年至今,陈一榕共办结494件案件,调撤率达71.6%,居全庭室之首。
王老夫妇是一对老年“深漂”,女儿不幸离世后,留下一纸遗嘱委托父母照顾外孙,并注明老人去世前都可以居住在女儿女婿共同拥有的三套房产内。但女婿周某认为妻子不能单方面处置共同房产,坚决反对王老夫妇进行居住权登记,两位老人遂诉至南山法院要求确认居住权权益。
陈一榕与双方电话沟通后,认为双方说法都有法律依据,一纸判决可能无法实质性化解纠纷。为找到案件突破口,陈一榕深入走访调查,发现王老夫妇一直带着外孙住在三套房产中位于南山的房子内,老人小孩未来也想继续生活在这里。反复权衡后,陈一榕提出“仅在南山房产为老两口设立居住权”的调解方案,并从亲情角度感化说服当事人,最终双方都认可了这一折中方案,翁婿关系重修于好,老人小孩得以安心生活。
“调解家事案件,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成自己的家事,从法理情角度综合考量、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矛盾纠纷的‘最优解’。”在西丽法庭举办的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研讨会上,陈一榕分享了他的调解“秘笈”。
作为家事及未成年人案件专审法庭,西丽法庭始终注重培养法官“如我在诉”司法理念,坚持能动履职守护家庭和睦。近日,西丽法庭深化家事纠纷诉源治理经验做法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七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用爱守护残疾当事人
两名听障人士因借款纠纷诉至南山法院,立案庭法官谢雯琦接手案件后,立刻联系了手语老师冯老师,来帮助翻译转达诉求。
在案件调解过程中,法律专业术语频繁出现,谢雯琦边释法说理边观察两名当事人的反应,一见到当事人面露疑惑,她就马上停下来,和冯老师商量怎样换个方式表达。一来一回,调解比平时多花了将近一倍的时间。当看到当事人最终顺利签署了调解协议,谢雯琦和冯老师舒了一口气。
“‘如我在诉’理念的践行,对残疾人士来说是更加迫切的现实需要。每次接手涉残疾人的案件,我就会想,如果我是残疾人,我希望法院有哪些便利的服务?如何才能一路顺畅地走完诉讼程序?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全流程梳理完善诉讼服务软硬件设施,让每一名残疾人都能无障碍地参与诉讼活动。”谢雯琦说。
据了解,南山法院高度重视残疾人诉讼权益保障,优化无障碍通道等基础设施,在诉讼服务中心提供盲文版诉讼指南、助视器等助残设施。2022年9月,南山法院联合南山区残疾人联合会成立深圳首家法律助残合作工作室,工作室成员包括值班法官、手语翻译、心理医生等,在案件“诉前—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全力协助残疾人士。
截至目前,全院共接待62名残疾人士,提供56次法律援助,救助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残疾当事人5人,发放司法救助金73万元。
不让企业因涉案垮掉
“法官,非常感谢,公司的账户已经解封了!”
“不用谢,没有影响正常经营就好。”
一大早接到当事人打来的感谢电话,民事财产保全中心法官郑晓丽的心情如春日般明媚。
2023年上半年,黎女士因医美纠纷将某公司等5个相互关联的主体诉至南山法院,并提起诉讼财产保全。南山法院依法冻结了五被告名下银行账户。被告反映,账户冻结后公司无法正常采购器械药物,影响了医美机构日常经营。
“能否找到两全之策,既保障原告合法权益,又防止公司仅因涉案就陷入经营困境呢?”郑晓丽反复研读卷宗,发现各被告之间关联紧密,背后法人、股东等大多一致,在本案中的诉讼代理人也是同一人。郑晓丽提出以被告间互相担保、连带承担责任的方式进行保全置换,即其中一被告公司在其非经常用的账户内存入足额款项供保全冻结,并为其余四被告被诉债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这样既可保障原告后期胜诉权益兑现,又能解绑其余账户让涉案企业回归正常经营。与原被告多番释法说理之后,双方最终同意该置换方案。
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保障胜诉者合法权益,并非刻意为企业生产经营设置“路障”。为避免“案子结了、企业垮了”,南山法院在全市法院率先设立“民事财产保全中心”,集约、规范办理全院财产保全案件,打通以往保全案件裁决、实施等各环节间的部门壁垒,实现裁执一体、快保快解、合理置换,平等保护原被告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降低保全措施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护企暖企不止于此。为助力企业合规健康发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8月,南山法院成立全省首家“司法助企工作室”,并接连发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司法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20条》等工作指引,全方位多维度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至5月,已成功调解涉企纠纷7930件,审结涉企案件9094件,对15家涉诉较多的企业进行面谈指导,并就对赌协议、公司治理、劳动用工等涉企法律问题向上百家企业开展专题讲座4次,加大拖欠企业账款案件执行力度,高效执结涉企案件2683件,执行标的额超12亿元。
结一宗案件解十年纷争
南山法院执行局法官于徐州谈起执行业务,他如数家珍:许多执行案件线索杂乱,人难找、财难寻,这就要求法官秉持“如我在诉”理念,于蛛丝马迹中找寻有用线索,穷尽查控手段,努力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兑现到位。
最近,十年前的一起执行案件进入了于徐州的视野。
该案原告陈某联系南山法院,称被告李某销声匿迹多年,近期将出席某商业活动,请求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原来,2014年,因李某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200余万元的金钱给付义务,陈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官穷尽查控手段,在执行回款5.9万元后,再未发现李某有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随后李某人也“消失”了,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停滞。
现在人是找到了,但执行款还是没有着落。于徐州仔细查阅卷宗,发现李某此次现身的商业活动所在大厦与此前其被冻结出资额的某私募基金使用了同一名称,再一深入调查,原来该私募基金的主要项目正是用于投资建筑该大厦。
此时,“以租抵债”的想法浮现在于徐州脑海里。刚开始,李某情绪激动,拒不配合执行,于徐州一边阐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将要承担的严重法律后果,一边将“以转让商用写字楼租赁权的方式抵债”的调解方案和盘托出,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最终,双方当事人都接受了该调解方案,并于两天后向法院寄来了中止执行通知书及和解协议。
事后,当事人陈某写下感谢信送到法院:“本人在贵院的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件,在于徐州法官的主导下得到了公正、高效的执行,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和正义的温暖。”
今年以来,南山法院已收到群众、当事人自发送来的锦旗30面,感谢信6封。
这些来自群众内心最真挚的谢意,源自南山法院以“如我在诉”之心办好民生案件的真情意、实效果。今年1月至5月,全院结案18730件,同比提升10.05%;法官人均结案164件,同比增加18件。
“南山法院积极开展‘如我在诉’大讨论活动,持续提升审判质效,用心用情办好百姓的身边案、烦心案,充分彰显了人民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担当作为。”深圳市人大代表王艳梅表示。
(文中当事人名字均为化名)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