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2023年,全市法院新收各类案件11.69万件,同比下降13.21%,降幅居全省前列;一审民事案件服判息诉率提高至89.36%,创历年新高;诉前分流和二审、再审、申诉案件实现‘一升三降’。”谈起诉源治理工作成效,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苏慧如数家珍。

2023年3月,榆林被陕西省委政法委确定为全省诉源治理试点市。试点以来,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司法优良传统,突出“三个注重”,坚持关口前移,强化源头治理,实现了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其余矛盾纠纷通过诉讼程序或信访渠道有效化解。

在刚刚召开的全省深化政法改革工作现场会上,榆林市委政法委、榆阳区委政法委、子洲县人民法院和神木市价格认证中心获评全省2023年度诉源治理改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注重高位推进 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

“这19起物业合同纠纷就像块石头一样一直压在我心头,希望今天能顺利解决。”4月3日,榆林万邦物业公司负责人刘经理一大早就来到了榆阳区夏洲路社区会议室,当天该物业公司与塞上家园小区19户业主的合同纠纷案件将在这里进行调解。

塞上家园小区物业合同纠纷是近期矛盾集中较为突出的一批案件,案件到达诉讼服务中心后,立案窗口对这一批案件进行了集中登记。

榆阳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张晓涛发现,此批案件多是业主拖欠物业费之类的纠纷,有时官司虽然打赢了,可物业公司和业主的关系会越来越僵,来年双方可能还会因此再发生纠纷,陷入恶性循环。

本着实质性化解纠纷的理念,榆阳区人民法院立案窗口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将此批案件转入诉前调解程序,并邀请夏州路社区书记辛静静、人民调解员白占明一起参与调解。通过现场调解,法官释法明理,物业公司表示将会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其中5户业主当场交纳物业费,物业公司申请撤诉,剩余14户业主与物业公司达成了共识,19起物业服务纠纷圆满解决。

“诉源治理不是法院一家的事情。”榆阳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高原一针见血,道出了做好诉源治理的关键——由“法院主推”上升为“党政主抓”。这也是榆林各级各部门的共识。

试点伊始,市委及时把诉源治理列为平安建设、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将“万人起诉率”等指标纳入平安建设年度考核,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出台《推进基层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的实施意见》,作出系统谋划,市委政法委制定《开展诉源治理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并成立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贺湘如担任组长,榆林中院院长吴小鹏担任执行组长的诉源治理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强力推动试点工作提质增效。

与此同时,榆林市政府坚持把诉源治理作为深化府院联动的重要抓手,法院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对接协调,各级各部门根据任务分工,逐项抓好落实,推动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诉源治理工作大格局。

注重力量下沉 激发诉源治理新动能

“小王,又来社区了,吃了没?”航宇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勇刚走进什么社区,居民老张便热情地上来和他打招呼。

民警王勇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年,早已是社区居民们的老熟人,居民们和附近商户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喜欢找民警王勇。

前不久,辖区一月子会所和楼下酒吧因噪音问题引发矛盾,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多次协商无果。

得知此情况后,为避免矛盾升级,民警王勇积极组织双方人员以及商铺房东进行座谈,耐心劝解缓和双方情绪,从法律角度摆事实、讲道理,最终达成共识,由三方一起求取降噪措施妥善处理,有效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做好诉源治理,重在抓前端、治未病。”榆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宋宏斌表示,这也是党委领导下诉源治理大格局的基本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将触角延伸到基层,及时发现矛盾隐患,防患于未然。

基于此,榆林政法各单位分别出台法官、警官、检察官、律师下沉基层网格办法,选拔3815名政法干警、律师下沉基层网格,全面整合乡镇(街道)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政法力量,与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对接包联机制,对复杂疑难矛盾纠纷采取会商研判、联合调处、法律服务等方式,依法及时高效化解。

不仅如此,榆林市委政法委还出台了《乡镇(街道)政法工作专班实施办法》,在乡镇(街道)成立政法工作专班,由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政法委员(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统筹政法、综治、民政等基层力量,做好辖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诉源治理、信访接待等工作。

在全市楼宇小区、平房片区、商业街区、移民搬迁区和农村,组建五级五长队伍17.4万名,发挥地熟人熟事熟优势,常态化开展平安法治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

2023年,五级五长协助基层在消防、道路交通等领域排查问题隐患26.5万个,累计解决群众诉求2.3万件,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9.19%,创历史新高。

注重方法创新 探索诉源“减量”新路径

榆阳区镇川镇高梁柳湾村地处川地,有五个村民小组,人员居住较集中,各类民事纠纷时有发生,为了减少群众之间民事纠纷的发生,维护村庄正常的生产生活,2021年10月成立了高梁柳湾村人民调解委员会。

近三年来,高梁柳湾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结合本村实际,参与调解各类纠纷75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协议履行率达到100%,并且无一民间纠纷激化,未发生因调解不当或调解不及时而使得矛盾激化转为刑事案件的情况,有效维护了村辖区的社会稳定。去年10月,该调解委员会被表彰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为切实减少诉讼增量,榆林市在开展常态化排查的基础上,还通过出台《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强化多元调处,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等有机衔接的“五调联动”工作格局。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调解组织3666个,其中行业调解组织31个,实现了镇村两级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

为了把人民调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榆林市广泛动员“五老人员”和乡贤能人等社会力量,综合运用法理、情理、事理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全市先后建立了524个诉源治理、多元解纷品牌。其中,绥德“说事堂”荣获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

此外,该市通过建立“村组日常排查、镇街周总结报告、县区月度研判”工作制度,强化排查化解。去年,全市共化解矛盾纠纷3.7万余件。同时加强法院审判工作和综治中心建设的资源整合,指派诉讼服务团队、速裁快审团队入驻综治中心,开展指导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诉调对接等工作,推动矛盾纠纷诉前化解。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深化诉源治理和切实解决‘执行难’相融合相促进,同步实现全市案件数量有效下降和执行质量有效提升目标,以良法善治推进更高水平平安榆林法治榆林建设。”榆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贺湘如说。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5家卡壳IPO更新动态 旷视科技排队最久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