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科技 > 正文

  近日,在2023年阿里巴巴育种人才奖励颁奖仪式暨智慧育种公益项目交流会上,阿里巴巴公益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表彰了过去一年在智慧育种项目中做出特别贡献的科学家们,其中10人被授予“特别贡献激励”,30人被授予“青年科学家激励”,以此肯定他们在种业翻身仗中的卓越表现和贡献。这也是阿里巴巴公益连续第三年设立专项资金激励育种科学家们。


【图说:2023阿里巴巴育种人才特别贡献奖合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种业翻身仗。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育种研究周期长,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种业领域不足等问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基因、引领性技术和品种亟待取得突破。


【图说:2023阿里巴巴育种人才青年科学家奖合照】

  2021年5月,阿里巴巴响应国家战略,在巩固乡村脱贫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科技、产业和人才三个方向推出助力乡村振兴的“热土计划”。6月,在农业农村部和农科院指导下,阿里公益和作科所、达摩院共同启动了智慧育种项目,旨在通过阿里巴巴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积累,为种子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依靠科技力量打赢“种业翻身仗”。

  在颁奖仪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表示:“农业是国之重器,谷物安则国家安。智慧育种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发挥了阿里信息技术IT和人工智能AI优势与作科所生物技术BT优势,深入打造科企合作服务国家战略的样板,不仅提升了我国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能力,更为种业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图说: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所长周文彬分享】

  如种业专家钱前院士所言,当前种业科技已经进入了4.0时代,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智慧育种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今年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也明确了在AI时代,阿里要做“科技平台企业”,为全社会企业的AI创新转型提供基础设施。


【图说:育种科学家李慧慧分享智慧育种项目年度成果】

  据悉,智慧育种项目组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突破育种性状表型预测模型的理论方法,创新智能算法底盘技术,提升了表型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实现多组学数据高效整合和表型精准预测。双方通力协作,整合生物大数据获取、分析、挖掘等底盘支撑技术,构建了智慧育种公共服务平台,为实现作物育种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提高作物育种信息化水平和育种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采集了多年多点的表型数据和大规模基因型数据,开展了亲本选择和杂交种预测及验证。此外,基于构建的模型和平台,提出了智慧育种实践新思路,为种子研发领域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说: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总经理王威分享】

  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总经理王威表示:“我们对育种科学家的辛勤付出深表敬意,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通过与农科院作科所的紧密合作,智慧育种项目不断取得可喜的进展。AI驱动是阿里战略重心之一,未来,阿里巴巴将一如既往得助力乡村振兴和种业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为种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供坚强后盾。”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4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几分钟成功复现诺奖成果 人工智能科研机器要来了?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2025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