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田里“长”出光伏电站,谁之过?
农田里“长”出光伏电站?记者在湖北的部分乡村,看见一些基本农田被侵占,安装上了光伏板、建起了光伏电站。
在报道中还提到了一个案例,2019年,湖北安陆市木梓乡建新村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耗资829.17万元,但很快就在设施完备的农田里建设起了光伏项目。在产粮的农田地里来回折腾,当地百姓既心酸又无奈。
其实,当地百姓不只是心酸和无奈,恐怕还有愤怒。农田被侵占了,收入下降了,光伏项目发电带来的噪音“让人感觉特别焦躁”,当地百姓当然不会开心。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身为全国商品粮基地、产粮大县,安陆本该不折不扣地保护好农田,为何反其道而行之?耗巨资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却很快推倒,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红线不能碰、底线不能踩。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于此而言,侵占农田是涉嫌违规的,是要承担责任的。
应该说,兴建光伏项目并非不可,但有个基本前提,必须合法合规。如果占用耕地,还如何保证粮食安全?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这种背景中,更需坚定不移保护好农田,不让其他项目“染指”农田。
令人忧心忡忡的是,记者调查显示,除了木梓乡,在安陆市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占用基本农田甚至高标准农田建设光伏电站的情况。除了安陆市,在湖北孝昌县也发现了占用基本农田建设光伏电站的现象。一个光伏项目动辄就占地几千亩,甚至占用了基本农田,当地的土地主管部门,究竟是如何进行审批的呢?这个追问不能没有答案,相关责任不能无人承担。
“保护耕地,寸土必珍”不能只是口号,而要落实在行动中;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能被架空,而要真抓真落实。
应该说,湖北这起农田被侵占事件还有很多迷雾。比如,在农田上兴建的光伏电站,运行并不理想,但为何执意推进?农田被侵占了,如何保障农民的权益?被侵占的农田还能回归农田吗?在这起事件中,牵涉到哪些部门?相关部门有没有尽职尽责?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中央一再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为此,就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还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具体而言,用管用、有用的措施遏制侵占耕地现象,以及严格考核、终身追责等。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端得更牢。(邱风)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