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人物 > 正文

“有问题找苏华。苏华在,就放心。”国网常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四级职员苏华,在抢修一线坚守25年,换来了同事、居民的交口称赞,成为老百姓口中的“光明使者”。

他抗雪灾、战台风“海葵”、援暴雨郑州,指挥参与故障抢修12万余次,完成各类保电2100余次,只为老百姓的灯尽快亮起来;编撰江苏第一本配电故障抢修工具书,创新钻研实践“离网供电”技术,让百姓少停电不停电;带队创建常州清凉社区、西新桥社区志愿实践阵地,实施“安心梯”“宽心充”惠民暖心项目,帮扶困境人士2000余人次。

坚守,让家家户户亮堂起来

“党员带头,通宵干!”这是苏华驰援特大暴雨侵袭后的郑州时,掷地有声的一句话。

2021年7月,郑州遭受持续强降雨,苏华率队驰援。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可到了郑州看着被泥水完全浸泡的锦雍西花园小区地下配电房,苏华倒吸一口凉气。设备已彻底损坏,唯一的送电方案就是全部换新,而这在往常大约需要10天。看着居民们期盼的眼神,苏华决定党员带头通宵作业,让百姓的灯尽快亮起来!

在他的带领下,全体抢修人员顶着40度高温,脚踩10厘米的淤泥,马不停蹄地清除淤泥、拆除旧设备、敷设临时电缆……不送电就不下战场。52小时鏖战,随着一声大喊“来电啦”,停电近一周的小区居民楼里亮起了久违的灯光,苏华在那一刻才终于累得瘫坐在地上。

这已经不是苏华在送电“战场”上第一次与时间赛跑了。2008年雪灾,他连续20多天坚守岗位,为数万居民抢修复电;2012年超强台风“海葵”来袭,整整48小时不曾合眼;2021年南通风灾,三天两夜只休息8小时,所有送电一次成功……自从1998年被分配至抢修班这个电力行业最脏、最累、最苦的前线工种后,苏华连续23个除夕夜没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抢修行程长达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7圈半。

创新,让不停电成为现实

“351次电力操作,只为140户居民不停电。”这是苏华在不停电作业上的执着。

2022年3月4日,常州采菱家园小区一配电所内高低压柜、变压器等电力设备投运近15年,亟待停电整体更换,类似更换过程一般需要8至10小时的停电作业。此时,苏华大胆提出,在停电更换期间,可以使用低压储能发电车作为恒定电源给居民楼供电,但这需要在传统停电作业流程前增加一个作业步骤,就是提前将小区负荷从原来的小区配电所供电网络转接到由储能发电车供电的临时低压母线。

理论简单,但实现起来则是巨大的工程量。整个负荷转接作业步骤共耗时13小时、经351次电力操作,额外增加了1天半的工作量。但是在之后的近10小时停电作业期间,140户小区居民用电毫无影响。

怎样用电力新技术为老百姓做实事,让不停电成为一种承诺,是苏华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2019年,他在北京接触到“离网供电”技术后,经过200多天持续钻研、8次实战演练,于2021年4月,实现江苏首次“高压并网作业”,实施不停电切换,让移动发电车像“充电宝”一样在故障区域为用户精准供电。

苏华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并摘得累累创新成果。他主持编撰江苏第一本配电故障抢修工具书——《配网抢修故障手册》;首创电力抢修“二十四节气歌”,告示不同节气配电抢修重点和危险点,口口相传;率队摸透50多种设备、制订30多项流程、形成10多项规范,实现配网自动化实用化水平全国网第一方阵。

奉献,让光明照亮龙城

“虽然我什么也看不到,但我心里亮堂着呢。苏华真是好人哪!”这是盲人周阿姨对苏华的评价。

苏华与周阿姨相识于2008年的一次抢修工作。当时苏华修好烧断的线路和坏了的微波炉,检查家中所有的线路和插座后,看到年迈的周阿姨一人独居,心里放不下,特地去超市买来牛奶等生活用品,并留下自己的电话。从此,苏华对周阿姨定期上门、关心不断。

周阿姨不是个例,外出执行抢修任务之余,遇到老弱孤残居民,苏华都会尽己所能帮上一把。他有一本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常州市特困户、军烈属、残疾人的信息,从业25年来,苏华笔记本上的名字已经超过了500个。

一个人影响一群人,一群人造福一方人。2011年,以苏华命名的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苏华带队创建了清凉社区、西新桥社区等志愿实践阵地,实施“安心梯”“宽心充”等惠民暖心项目,帮扶困境人士2000余人次。

有人问苏华:“20多年来,你都干抢修工作,不厌倦吗?”他笑着说:“虽然会累会疲惫,但看着老百姓家里从漆黑一片到灯亮起来,我就满足了。我们是光明的使者!”

(江苏工人报记者 吴文龙 通讯员 刘甜)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宁波进一步放宽户口准入条件,试行居住证转户籍制度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