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需要“组合拳”,找准抓手至关重要。面对当前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疲弱问题,社会上有不少适度发放消费券的呼声,以期在短期内形成“最终需求增加—企业扩大再生产—企业用工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乐观的消费预期”的良性循环。各地已经有不少实践探索。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12月以来,已有超过40个城市宣布发放消费券,覆盖汽车、餐饮、冰雪运动、文旅等多个领域;天津市第二批政府消费券在春节期间持续发放,迄今已经累计发放9000余万元,撬动比超过1∶35。研究表明,广大中小微企业是消费券的主要受益者。
发放消费券促进了本地供给复苏,激发了消费增长,尤其是餐饮、零售、酒旅等品类的消费券发放,能够更直接作用于最终消费,对于提振消费可谓是对症下药。
目前来看,消费券以线上发行为主,多平台结合,包括互联网平台、银行、地方政府或企业开发的APP等。这些平台各有优势,就短期效果而言,通过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性零售平台发放消费券,品类丰富、成效明显。由于与线下实体商户关系紧密,可精准“滴灌”到最需提振消费的行业;通过精准匹配优质供给,能够有效激发消费热情,带动区域消费升级;覆盖面广,可加速生活服务消费领域经济全面复苏,让中小微商户真正受益。比如,美团发放消费券的整体数据显示,参与活动的商户日均交易额比活动前一周平均提升了55%,多地中小商户日均交易额平均增幅超过100%。不难发现,这类消费券拉动了餐饮旅游住宿等接触性消费,成为今年春节消费的一大亮点。应当鼓励更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平台在提振消费中大显身手。
发放消费券的关键在于精准有效,成效取决于合力,否则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不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促消费作用。正在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对此提出了建议,认为疫情让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变化,消费券发放时间可更为集中,以使其在短期内掀起消费高潮,助力消费者重回曾经的消费状态。
诚然,消费券只是短期刺激消费的手段,长期扩大内需还要靠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居民收入,稳定收入预期。而在当前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正在显效,中央各项稳经济大盘后续政策正在出台之际,发放消费券可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人们期待消费券发放的力度更大、更加精准,从而有效提振接触型消费,使广大城乡焕发更加升腾的“烟火气”。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