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中全 见习记者 张美欣
“昨天我的车在小区外路边被人划伤,派出所今天就破了案,不仅抓到了违法者,还赔偿了我的车损,没想到警察对我的案件这么重视……”近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长春新区分局硅谷大街派出所,张先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小案件’连着‘大民生’,在长春,‘小案件’被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近日,长春市公安局户政支队三级高级警长李树仁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解决小案无人管问题 实现破案率提升
“警察同志,我的快递丢了,快帮我找找吧!”
今年2月,一名快递小哥满头大汗地来到建设广场派出所报警,原来他放在快递存放点价值近千元的快递包被盗了。快递员表示,这次丢失的快递如果照价赔偿,自己将更加拮据。
民警迅速调取周边监控,发现一名男子较为可疑,通过多个视频监控的接力追踪,经过3小时的努力终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被盗快递全部追缴。
长春市公安局建立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每天提级研判所有治安案件机制,以往派出所所长都不关注的“小事儿”,现在长春市公安局、各区(县)公安分局领导直接调度,将治安案件当做刑事案件侦办。
“案件查破情况市公安局例会通报、督办落实,彻底解决了以往治安案件‘领导不过问、下面不重视’的问题。”长春市公安局户政支队科长刘振宇说,通过治安案件“小题大做”,2023年以来长春市抓获违法嫌疑人107人,破获侵财小案84起,为群众挽损15万余元。
解决案件久拖不决 实现满意度提升
2022年7月,耿女士的上初中的儿子被同学殴打,在调解过程中因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又因疫情影响调解暂时搁置,耿女士以为儿子的案子就此没着落了,虽然后果不严重,但她总觉得憋了一口气。
今年1月,朝阳区分局在研判中梳理发现这起超期案件,督促属地派出所重新找到了耿女士,同时启动包保调度机制,法制、户政等部门共同会商指导,促进双方当事人圆满协商和解。
长春市公安局在治安警情研判中专门针对超过30日、60日法定办结期限的案件建立定期通报调度和领导包案机制,治安案件结案率由原来的67.2%上升到97%。长春市公安机关对超期案件及时向群众通报进展,有的还请来群众共同研判,同步做好群众工作,接处警满意度回访明显提升。
解决办案质量不高 实现执法质量提升
“治安案件办理存在事多面广、处理周期短的特点,往往在尺度把握、办案质量上容易出现瑕疵。”长春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法规科科长王勇说。
长春市公安局在研判中引入疑难复杂案件法制介入、领导阅卷评查机制,定期公布执法错案,点评有问题的案卷文书,把精品案例公布出来挂到网上,增强了派出所执法质量意识,警情研判对提升办案质量的效果明显。
2022年8月,长春市民马某与亲属解某因借款的事发生纠纷,马某借钱后经商失败无力偿还,谢某要缴纳房租急需用钱,双方协商未果厮打在一起。属地派出所出警后没有简单调解了事,而是联系到解某租房的房主帮助解释,房主了解到该情况后减免了房租,同时延缓一个月的缴纳期限,马、谢二人重归于好,体现了派出所的执法温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疑难复杂案件法制介入是长春市公安法制部门的责任,我们会通过直接参与一线执法办案,获取最及时的执法信息,这样我们调整工作思路才更‘接地气’。”长春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杨秀辉说,实行领导阅卷评查机制,不仅有效降低了错案发生,还极大提高了各级领导参与监督执法的能力和实效,促进了大家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解决矛盾纠纷 实现民转刑案件下降
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路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密集、流动性强、治安复杂,接处警数量位居长春市之首。
前不久,柳影路派出所研判发现辖区有两栋居民楼邻里关系紧张,因噪音扰民、高空抛物等问题多人多次报警,有从砸门吵架向撕扯殴斗转变的风险。容不得丝毫侥幸心理,派出所立即对该楼居民反映问题集中梳理,并制作调查问卷逐户走访,最终找到了楼体老化、楼板共振放大噪音的原因,通过挨家挨户做解释工作,消除了邻里之间的隔阂误会。
“看似简单的治安纠纷往往掺杂着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同事矛盾、司乘纠纷和医患纠纷、土地纠纷等因素,如果不及时化解就会升级甚至激化。”朝阳区分局副局长关莉岷说,近年来,长春市公安局盯住这些重点类案件,特别是对多次重复报警的纠纷类警情进行专门研判,逐一分析矛盾纠纷性质和风险,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实现“案结事了”。
2022年,长春市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下降22.4%,命案下降19.1%。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有效化解矛盾,避免纠纷升级导致严重暴力案件的发生。
解决巡防管控缺乏针对性 实现发案率下降
“原来这里隔两天就有打架的事情发生,自从民警加强巡逻变化明显,多少天都没有打架的了。”长春市绿园区乐园路上饭店聚集,住在附近的赵大娘对公安机关强化巡逻带来的变化很有感触。
长春市公安局通过研判梳理夏季夜间打架斗殴案件高发的烧烤、KTV、酒吧等涉酒场所,确定了573个涉酒重点部位,组织派出所民警主动进场所喊话、宣传打架成本。市县机关警力下沉支援,定点驻守巡防,这些场所的警情大幅下降,也延伸了对场所的治安管理,落实了内部安保责任。
“哪个区域治安案件高发,警力就投向哪里。哪类违法行为突出,就把打击整治的重点瞄向在哪里。”南关区分局户政大队长林波说,长春公安将治安案件研判作为引领防范的有效手段,通过对治安案件高发时段和部位的分析,总结规律特点,增强高发时段巡防频次,严密社会面巡控。5支巡防力量,每天2673名警力,687辆警车24小时网格化巡逻,对高发部位定点驻守。通过研判主导巡防,2022年长春市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8.1%,故意损财、寻衅滋事纠纷类治安案件下降45.5%。
解决办案不透明 实现投诉率下降
每一个执法主体能否在每一次执法活动中都能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影响着公安机关的公信力和队伍形象。
“在办理治安案件中,极个别办案人存在接受当事人双方请托,在案件定性、伤情鉴定、损害赔偿、处罚裁决上搞变通。”二道区分局东盛路派出所所长王迪说,长春市公安局把每起案件从警情受理环节开始就上传长春公安信息网,公布案情、办案单位、办案人信息以及裁决、调处情况,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行使,让执法在阳光下更加透明,以此接受全警监督。
“这对基层办案单位办理案件的要求更严、标准更高,对每一名办案同志的约束感更强,都有无形的压力,但对执法办案规范化建设来说的确是实实在在的好事。”二道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金成龙说。
在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长春市公安局建立起市局、分局、所队三级研判监督机制,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查纠整改,堵塞漏洞。从督察、纪检部门反馈的情况看,研判监督的效果明显,群众治安案件复议率,以及执法投诉率均实现明显下降。
“我们要经常换位思考、扪心自问,如果受害人是你的亲人,你怎么办?如果你的利益被损害却久拖不决,你怎么看?”长春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杨维林要求全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当亲人,把警情当家事,着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和闹心“小事”,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成色更足。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