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法治 > 正文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雪泓

近日,北京市首例判处惩罚性赔偿金非法狩猎罪案的5名被告人及代履行人来到密云区一家林场,在法官的监督和林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种下了100棵侧柏和云杉。记者从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近年来,该院持续推进以法治保水为核心的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形成预防、打击、保护、修复“四维一体”法治保水工作格局,为辖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密云法院积极转变损害在先、救济在后的传统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前到事中、事前阶段,探索建立环境保护禁止令预防性司法机制。该院联合生态环境部门制定了《密云区法院 密云区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禁止令实施办法》,推进预防协同治理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实现对环境侵权和犯罪行为的“源头掐灭”。

据了解,密云法院还将位于水库一级保护区的溪翁庄法庭设置为“保水法庭”,实行环境资源案件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集中审理。五年间,该院审结环境资源案件626件,其中刑事案件29件,民事案件494件,行政案件69件,执行案件34件。

为守护“燕山明珠”,近年来,密云法院还从加强区域协作、强化行刑衔接等方面与多家法院加强司法协作。2021年6月,该院与位于渠首的河南淅川法院合作共建法治保水司法示范基地。2022年8月,该院与河北承德中院、张家口中院、怀柔法院、延庆法院共签《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两市三区法治保水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从建立健全会商交流、强化风险隐患联防联动等7个方面构建了全流域执法司法协作新格局。为进一步凝聚法治保水力量,密云法院与区水务局共同构建了“河长+院长”法治保水合作机制,并将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密云水库一级保护圈内的7个乡镇。

今年3月,密云法院与北京龙泉湖畔集体林场签署了《建立生态修复补植复绿基地合作协议》,在建章立制方面作出新的探索。密云法院以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协同推进为导向,不断探索完善生态修复举措和规范生态修复路径,通过与农业农村、渔政等多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佚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