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在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电务段技术信息科办公室内的灯光沉默地发着白光,偶有响动,仔细一听是鼠标声,忙碌的是段首席工程师、联锁主任——邓发明,他正紧盯着电脑屏幕核对联锁试验方案,一旁的玻璃印出他紧皱的眉头,思索的模样。
32年前,也有一块玻璃同样地印出他紧皱的眉头、思索的模样,那是故事的开始。
初来乍到
时间回到1991年7月,正是酷暑时节。邓发明倚在书桌上,正对着转辙机的电路图发愁,窗边的褐色玻璃印出他紧皱的眉头。此时的他,不会想到多年以后会有“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段“十佳标兵”等多项荣誉傍身。
其时,邓发明刚刚入路,是个名副其实的“生瓜蛋子”——电路跑不通、故障处不来。彼时21岁的邓发明并没有被刚入路的困难打倒,他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业务好手。昏黄的台灯下有他,老师傅的身旁有他,烈日下的信号机旁有他,学、问、练,每天不断的重复,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他业务能力不断增长的,还有他黝黑的面孔。
小溪坝、马角坝,他深入偏远地区,到别人不愿意去的地方去。酷暑、严寒,春去秋来,稚嫩的面孔经过时间的历练逐渐成熟,透出一股坚毅来。
“当时条件不比现在,要艰苦得多,但自己那时候年轻拼着一口气,觉得别人能做到,自己努努力也能做到。”回忆起刚入路的自己,如今年过半百的邓发明也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己竖起大拇指。
百炼成钢
2008年,邓发明调入段技术信息科,从事联锁管理、工程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
2008年以来,邓发明参与组织过百余场施工,2019年成都北编组站CIPS系统改造施工是他最难忘的。“这场施工准备时间特别长,得有一年的时间。我们是建设单位,除了优化施工方案、组织软件插入试验,还有跟其他单位的协调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是一场考验”最终经过精心筹划、多方协调、组织实施,该项施工圆满完成。
同时作为段应急专家库成员,邓发明牵头处置了多起信号设备疑难故障、隐患。尤其是成都东站ZYJ7道岔多发的扳动不到位故障,经过多次现场实地查找、仔细分析后,用充足的证据证明故障原因为器材本身问题,让器材厂家全部免费召回部件,为段节省近百万元器材更换费用。
经过二十余年的历练,邓发明早已百炼成钢,成为中流砥柱,为铁路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联锁大师”
现场的多年摸爬滚打、百余场施工、上百件的施工方案编制让邓发明把信号设备的里里外外了解了个透彻,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经验。特别是被誉为信号专业的神经中枢——联锁,个中难点窍门邓发明更是如数家珍,被同事们称作“联锁大师”。
拥有丰富宝贵经验的他并不吝于分享给他人。在对经验汲取总结后,他独立撰写了《基于动作电流的ZYJ7道岔转辙机故障分析》等论文,对指导一线工作起到很大帮助。
同时他将工作经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自主创新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开发研制出如“智能诊断型防雷柜”、“信号机应急处置模拟装置”等一批具有实操性的技术创新成果,极大地提升了信号设备智能化水平。
32年的工作,从“生瓜蛋子”到“联锁大师”,中间有无数困难、心酸、眼泪,也有无数成绩、畅快、笑声。邓发明只用了一个词来总结——步履不停 。“步履不停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停下脚步。说来容易做起难,无论顺境、逆境,都要一如既往、坚持到底,方能成就自己。”他诚恳地说道。(赵雪岐)
(新媒体责编:wa123)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