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气的年轻人不能等着别人把环境建设好了再去坐享其成,年轻人不论到哪里,都得创业。”85岁的著名哲学家陈晏清又一次健步走上执教60年的讲台,用自己一生的奋斗经历为大家讲了一堂“创业课”。
今年是南开大学哲学学科建立103年、建系100周年以及哲学院(系)重建60周年。4月8日,南开大学哲学院师生和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庆贺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陈晏清教授执教60周年,致敬他在学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育人方面的师者风范。
“陈晏清先生引领了南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开创了社会政治哲学的研究,培养了大批在党、政、军、学各界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南开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赵爽说。
陈晏清相信马克思“环境改变人,人也改变环境”的观点,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一个“创业者”的奋斗姿态,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改初心,一定要让哲学系改变模样。
上世纪80年代,陈晏清出任南开大学哲学系主任。面对当时的困难局面,他在学校党委领导支持下,高高竖起学术兴系的旗帜,为人们反思、评论和调整是非观念确立了新的坐标,使得哲学系迅速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1986年,南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同时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加上原来的逻辑学博士点,这个原来基础极差、体量很小的哲学系拥有了3个博士点。
执教60年,陈晏清认为自己主要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和同事、学生一起为探索一条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又具有鲜明的南开哲学学科特色的学术道路做了一些努力”。
由明确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发、力图满足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是陈晏清治学的显著特点。陈晏清始终坚持“哲学应当以哲学的方式为现实服务”,近年来的研究都坚持与时代同行,都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
2月26日,由陈晏清领衔编著的国家治理理论丛书――8卷本《新时代政治思维方式研究丛书》正式出版,以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政治思维方式的更新为主题,着力建构一种适应于现实生活的现实性政治哲学。陈晏清认为,哲学在反映时代、引领时代和塑造时代的同时,也实现哲学自身的时代化,使它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我们的研究水平可能不高,但研究道路、研究方向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在庆祝仪式上,陈晏清说自己希望鼓励学生们,鼓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后继研究者们,“继续坚持这条我们共同开创的道路”。
(记者 胡春艳 通讯员 吴军辉)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