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科技 > 正文

  记者4月10日从武汉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姚凯团队设计出新型通用基因编辑工具,并首次应用于失明小鼠的治疗,让小鼠重见光明。相关科研成果论文日前在《实验医学杂志》上发表。

  全球大约有200多万人因基因突变而失明。通过基因比对,科学家发现100多种不同基因的突变都可能导致失明。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人类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一种进行性、遗传性、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视野缺失、夜盲、色素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电图异常,进而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一直以来,治疗失明极为困难,临床上目前仍缺乏有效方法。同时,体内单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的效用已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中得到证实,相关研究成果显示出高水平的编辑效率以及对于视网膜生理功能的实质性挽救效果。

  然而,很多概念验证研究需要进一步提高编辑效率和纯度,并且有必要应用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以外的其他视网膜细胞类型。

  目前已有的基因编辑工具只能改变一个位点的突变基因,且只能针对特定位置的突变基因进行编辑。对于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可由多个不同基因的突变引起的疾病,治疗潜力显然不够。

  为此,姚凯带领4名“90后”博士生,通过改变基因编辑的方式,构建了一种新的通用型基因编辑工具,并将其命名为PE^SpRY。该基因编辑工具克服了原有技术缺陷,既不受基因突变类型的限制,也不受基因突变位置的限制,能对全基因组进行无限制修正。经该技术治疗后,失明小鼠视觉能力几乎恢复正常。

  上述研究率先在成体动物上实现无限制性基因编辑,也是首次实现直接编辑视网膜神经细胞基因组,特别是不健康或濒临死亡的感光神经元。

  美国科学院院士、眼部疾病专家帕尔兹维克(Palczewski)教授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这项技术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潜力,几乎适用于包括眼部疾病在内的所有已知人类遗传疾病。

  姚凯表示,在充分把握安全性的情况下,基于该研究,最终有望开发形成一种基因药物,在患者眼部采用手术方式注射药物,最快2周后便可逆转视力损失,使之重见光明。未来,如果这项技术得以推广,或将造福全球上百万失明者。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