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日前发布《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审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白皮书显示,犯罪场景趋向多元化,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场景不断贴合网络热门,迅速渗入短视频平台、直播卖货、游戏直播间、二手物品转卖平台等新兴互联网空间。
据介绍,电信网络诈骗已从面向青少年、老年群体,转向更多社会群体。投资、理财、贷款、网络游戏、职业培训、婚恋交友、社交团购、网络购物等各个领域都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载体。
从法院审理案件的情况来看,传统的冒充公检法及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领导诈骗、婚恋交友类诈骗仍保持一定的数量,此外,还有冒充医生虚构药品治疗效果骗取病人钱款,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诱骗被害人注册“确权宝”“互通信息宝”等软件进行投资交易,引导被害人在互联网平台炒虚拟货币从中获利,虚构中奖信息要求支付运费、虚构退款信息要求支付手续费,疫情期间虚构具有口罩等防疫物资货源进行诈骗等形式。
白皮书还显示,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罪犯年龄总体呈中青年化,18岁至40岁人群是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绝对主体。其中,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为典型,受雇“开卡”的群体呈年轻化趋势,平均年龄为30岁。此外,年轻女性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绝对数量也在逐年增长,值得警惕。
经过统计分析,老年人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被害人。在婚恋交友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缺乏社会关系与家庭支持的单身年轻女性易成为诈骗的对象。此外,部分犯罪分子还瞄准特定的群体,如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利用他们追逐利益、有一定风险承担意愿的特点进行诈骗。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