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指纹、人脸后,智能锁还有哪些更安全的识别技术?德施曼将传统虹膜技术应用到门锁上,首款虹膜识别智能锁将于4月17日正式发布。
智能锁作为居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安全、便捷和智能是用户最为关注的三大因素。
从安全性来看,虹膜识别不仅准确率更高,误识率低至百万分之一以下,而且伪造难度成倍增加,安全可靠性指数级增长。此前,虹膜多用于银行等对安全识别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在民用消费领域落地的场景不多。
据了解,传统虹膜识别应用到门锁上,存在两大技术难点:
其一,传统虹膜技术有效识别距离范围窄,有效识别距离范围仅10cm,此外,识别距离短,识别需弯腰。
其二,识别高度窄,人眼要配合摄像头朝向,这些技术难点导致传统虹膜识别远未达到消费级需求。
近年来,德施曼不断探索如何将虹膜识别技术运用到智能锁领域,以提高传统解锁方式的安全性,最终在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上实现突破。
据介绍,针对识别范围窄距离短的痛点,德施曼延长了有效识别距离、通过光学镜头技术突破距离限制,有效识别距离范围拉长45cm,识别有效范围扩大到4倍,且开门识别时无需弯腰,可一眼即开。
此外,德施曼创新虹膜自追踪识别系统,通过追踪人脸,有效快速锁定高度位置,实现了镜头自动寻人,然后通过自动对焦技术,锁定虹膜并识别虹膜。
针对虹膜的特点,德施曼还引入了更安全的动态比对,防伪防攻击能力大大提升。德施曼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使用虹膜解锁就像手机面部识别一样简单,但用户的居家环境又能像银行一样安全。
据悉,德施曼将在4月17日举办2023德施曼全球新品发布会,届时将会披露更多产品细节。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