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科技 > 正文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持续扩大,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见5月30日《南方都市报》)

  不仅要求理工类专业,而且要求硕士学位,上述意见对科学教师的要求不可谓不高,这并非大材小用和盲目追求高学历,而是源于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有关部门对科学教育的高度重视。

  在一些人的固化思维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是所谓“副科”,没有“主科”那么重要,学好学坏无关紧要。当科学教育在教育评价中没有被放到重要的位置、没有得到足够的价值认同,科学教育就会沦为某种意义上的“鸡肋”。现实中,不论是由缺乏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的老师来兼任科学教师,还是课堂上机械地照本宣科,抑或任由科学课被其他“主科”老师占用,一旦科学教育丧失其应有地位,难免会流于形式,如此,不仅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也会感到空洞、乏味。

  “模拟胸口碎大石”“物理老师徒手劈砖”“院士成网红”……综观现实不难发现,只要拥有正确的打开方式,科学教育同样可以“燃”起来。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需要通过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的科学教育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应该意识到,优质的科学教育不仅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也有助于引导孩子们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厚植家国情怀,丰盈他们的精神家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科学知识看似枯燥、晦涩、深奥,却可以通过优质的科学教育使其变得鲜活、灵动、有趣起来。虽然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会成为科学家,但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对提升孩子的科学素质、提升其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不难想象,当接受过良好科学教育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一个国家的科技人才便会有更多“源头活水”,科技强国便会更有底气、更加硬气。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专业更对口、更有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科学教师,是办优质科学教育的前提。当然,专业和学历只是一个准入门槛,要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科学教师,还需要对科学有热爱,对育人有热情。期待能有更多硬核举措引导、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科学教育,用科学照亮、温暖孩子们的成长成才之路。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