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科研诚信筑起“防火墙”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学者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数量也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中国科技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即SCI)收录的数量,已由2004年的5.7万篇增长到2022年的78万余篇,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的科研诚信遭受了较大的质疑。国际期刊针对中国学者频频撤稿的事件时有发生,而撤稿的原因涉及到伪造同行评审、数据造假、重复投稿等,部分论文甚至购买自“论文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与此同时,一些国外期刊利用国内部分科研人员国际发表的迫切需求,或收取高额评审费,或伪造期刊等级排名,或内外勾结学术造假,以降低质量和信誉为代价,形成了非正常的国际论文发表“一条龙”服务渠道。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不仅关乎科研工作者个人的信誉,更关乎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的实现。管理部门近些年来连续重拳出击,对科研失信行为“零容忍”。这其中,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是必要而且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杨立英带领团队推出《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仅仅一次预警,就让某国际期刊2021年在中国的收入少了7000万元。
建立期刊预警机制,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将那些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等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不但断了部分国外期刊借机乱收费的财路,更为国内科研工作者树立科研诚信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当然,要树立科研诚信,仅靠建立期刊预警机制还远远不够。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要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对于科研工作人员来说,则要摒弃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的心理,牢牢坚守诚信的基本原则。只有如此,科研诚信的“防火墙”才能越筑越牢。
(李长安,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