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低价”背后是“坑” 游客切莫心存侥幸

近日,“三亚一导游疑因游客未购物大骂游客”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关注。网友爆出的视频中,导游称“白白伺候几天,师傅一天就100元,要帮师傅卖特产”。该视频显示,“因游客未购物,导游称‘不听就下车’”。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3月18日,海口市旅游综合整治办公室发布通报称,对涉事旅行社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1200元、并处30万元的行政处罚;对涉事导游杨某某作出罚款5万元的顶格行政处罚,吊销杨某某导游证。

近年来,因强制购物引发的“导游谩骂旅行团客人”事件屡有曝出。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乱象的根源是低价旅游团,涉事各方都难辞其咎。

对于组织低价游的个别旅行社来说,在利益驱动下不惜违法违规、破坏交易公平和诚信原则。对于管理部门来说,缺乏有效的前期监管手段,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一些旅行社低价游产品推介如火如荼、游客趋之若鹜,为什么监管部门却难以发现?执法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也纵容了违法经营的存在。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些游客贪图便宜,不顾旅游产品成本一味追求低价,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低价游的市场需求。

强制购物乱象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犯,也是对当地旅游业形象的破坏和旅行社公信力的侵蚀。那么该如何治理类似乱象呢?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不能仅限于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早在2015年,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就发布了《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旅游产品价格低于当地旅游部门或旅游行业协会公布的诚信旅游指导价30%以上,即为“不合理低价”。对此,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相关要求,强化日常监管,通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及时了解市场情况,杜绝低价游的发生。广大游客也要牢记,“低价”的背后必然是“坑”,切莫对低价团心存幻想。(李思)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八项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高在何处?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