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点赞“最美人墙” 期待规则之治

长远看,解决文明出行问题,终究要指向深层次的社会运行之“道”,这个“道”就是规则。文明有序的交通,正是建立在对规则的遵守之上。

“五一”假期,杭州西湖边的“最美人墙”火了,在收获点赞的同时,也遭到一些质疑。有网友表示,这是在“作秀”,是“浪费人力”,而更多网友则表示,志愿者“以爱构建人墙”维持秩序,请大家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赞美。

面对这些声音,杭州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最美人墙”负责人沈廷冲表示,每逢大型节假日,延安路和平海路交会处都会有大量的客流与车流。假期中,来到杭州的大多是并不熟悉杭州路况的游客,如果没有志愿者多加引导,容易引发交通堵塞,甚至造成拥堵乃至踩踏事故。志愿者在引导游客的同时,也能让游客、车流快速通过路口,提升交通运行的效率。

可见,“最美人墙”是因地因时制宜之策,其目的是确保斑马线上的安全、呵护斑马线上的文明。从结果看,“最美人墙”确实提高了交通效率。据不完全统计,“最美人墙”让延安路平海路口拥堵指数下降10%-15%,行人通行时间减少10秒左右,已经成为交警最好的帮手之一,也是文明杭州的金字招牌。

“最美人墙”引发的讨论,是我们思考城市治理的一个契机。“最美人墙”看似是一个志愿活动,但靶心其实是规则。现代交通本质是规则之治,如何让规则真正深入人心、内化于行,是交通治理的核心命题之一。“最美人墙”实际上是一种灵活、可以移动的隔离,起到的是引导和规范的作用,进而塑造一个更有秩序的城市生活共同体。城市交通是基于规则运转的体系,各类主体唯有敬畏并遵守规则,方有整个体系的健康运转。如果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其实是不需要人墙去隔离的。

城市交通是一个庞大综合体,是一道有关人与人、人与车、人与城市如何相处的复杂辩题。从宏观的城市路网布局、通行规则制定,到微观的一个红绿灯的时长设置,都关系到市民的出行体验。长远看,解决文明出行问题,终究要指向深层次的社会运行之“道”,这个“道”就是规则。文明有序的交通,正是建立在对规则的遵守之上。说到底,敬畏规则、尊重他者、完善制度,才能让交通安全与公共文明真正统一起来。(郑莉娜)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孙萍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