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摘下有色眼镜看化工

近日,在一个绿色化工园区采访,负责人颇为无奈地说,尽管园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先进,多个产品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对区域发展作出很大贡献,但却时常遭遇“白眼”。人们对“化工”二字仍然心怀成见,免不了戴上“有色眼镜”看待。

这个园区的遭遇并非个案。长期以来,化工产业给人们留下高污染、高耗能、高危险的刻板印象,以至于一些地方对化工产业抱有抵触心态。即便是对一些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都很先进的高端化工项目,也是谈“化”色变。有人甚至认为,宁可不要化工项目带来的发展增量,也要保证产业生态的一尘不染。这种“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扔掉”的观念,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而是因噎废食;过于片面,也完全没有必要。

从国民经济的布局分工看,化工产业既是基础产业,也是支柱产业,不仅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很多行业息息相关,在经济稳增长、促发展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所有地方都对化工产业“一刀切”,人类将无法保障正常的衣食住行。

从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看,化工产业不可或缺,但问题也不容回避。近年来,随着去产能的扎实推进,大量落后化工装置被关闭、淘汰,但我国化工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大宗基础化学品和通用材料产能过剩,而高性能材料和高端化学品依然短缺。此外,一些旧工艺、旧装置虽然经过环保改造,但能耗和排污水平仍然处于“跟跑标准”状态,还需要持续加大环保投入。

这些现实问题虽然突出,但并非完全无解。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补不足而去有余”,不断优化化工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绿色低碳高效转型。

一方面,对化工产业存量,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进一步压减落后、过剩的产能和装置,该改造的改造提升,该淘汰的坚决淘汰;另一方面,在上马新项目、新装置时,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行业技术前沿,发展绿色化工、精细化工,在工艺源头上运用环保原料和技术,并提升全过程的碳管理水平,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此外,化工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涉及领域广,集群化发展是重点方向,既可以优化配置资源,也能较好地实现园区内循环发展。

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全社会都离不开化工产业,但化工产业也需要适应社会进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对待化工产业,要摘掉“有色眼镜”。(陈发明)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