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防治塑料污染,共建美好家园

近日,国家发改委官网新增发布了青岛、四川、大连、厦门等4个地方的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官网已发布全国17个地方的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其中,《江西省大力推进邮政快递行业绿色环保工作》作为第9条,于2月10日上线发布。

塑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塑料用品难降解等问题,也给环境治理带来了挑战。近年来,从2008年明令推动“限塑”,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出发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再到《“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出台明晰塑料污染防治路径……面对塑料污染这一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中国始终全力以赴,建立健全塑料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大国担当。有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稳步下降,已由2008年前的一度超过20%下降为目前的3%以内。

塑料污染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治理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点对点”隐藏性塑料污染治理难题凸显,加之塑料的替代产品推广应用不足,塑料用品回收利用不彻底等因素,塑料污染防治仍然任重道远。要想打赢塑料污染治理持久战,需要全社会在控源头、抓过程、重末端上下功夫,共建美好幸福家园。

抓紧源头监管。对待塑料制品,不仅是一道消费选择题,更是一道环保必答题。一方面,要在思想上树立绿色消费理念,通过使用环保购物袋、外卖选择无餐具、外出自带随行杯等小举措,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另一方面,要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建立塑料用品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再利用及其监管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抓紧过程管控。要强化重点领域塑料垃圾清理整治,通过“县、乡、村”三级网络回收体系,建立物业商家联动、巡查回访等机制,强化智能监控、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支撑,加强江河湖海、旅游景区、农村地区等的“白色污染”防治。

抓紧末端治理。塑料污染防治核心在于做好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回收利用各类塑料近1900万吨,在提供优质工业原料的同时,与使用原生资源相比,可减少约45%的污水排放和60%至70%的能耗。正因如此,打造好循环利用链条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大对生态友好、价格亲民的塑料产品“替代品”的研发和生产,打造可降解产品供应链;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化工艺处置,变“垃圾”为再生资源,打开塑料污染治理新思路。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与世界一起,以“钉钉子精神”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尚健)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