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

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

习主席近日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同学们提出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这一体会给予充分肯定,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苦,是对环境、形势和局面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个人意志品质的一种检验。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忧患可以励其有为,磨难可以促其有成。当代青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亲历者、参与者,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主力军,是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时常“自找苦吃”,在苦学、苦练、苦干中补足信仰之钙、锤炼斗争本领、追求无我之境,从而更加快速地成长起来。

对待困难与挫折的态度,最能彰显一个人的境界与修养。60多年前,在河南林县,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用17个月时间奋战红旗渠咽喉工程——青年洞,成为一代青年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缩影。“时代楷模”黄文秀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贫困的家乡担任第一书记,致力于脱贫攻坚事业,她在驻村笔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一批批青年医务工作者白衣为甲、丹心为矛,逆行出征,越是危险越向前,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彰显担当……历史和现实告诉青年们,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主动“自找苦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打开方式。正如习主席所说: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青年最应该去哪里“自找苦吃”?习主席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干部应该以此为荣、争先恐后。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对青年来说,扛几次重活,肩膀就能硬起来;挑几次大梁,责任就能担起来。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多到艰苦边远的地方去锻炼自己,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多捧几次“烫手山芋”,是广大青年去哪里“自找苦吃”的最好答案。

“自找苦吃”是一种觉悟,更是一种勇气。对任何人来说,要做到“自找苦吃”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有的青年干部从小在关爱和呵护中长大,习惯了舒适轻松的生活状态,在工作中遇到一些苦,也许是工作环境条件的艰苦,也许是基层任务繁重的辛苦,往往会打退堂鼓,缺乏敢干、敢闯的激情,长此以往,必然会底气不足,“营养不良”。青年干部要想成才,就要深刻认识到,苦是无价的财富,苦是进步的阶梯,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自找苦吃”的过程,就是吃补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怕苦、乐吃苦、能吃苦,积蓄着奋进的力量,孕育着成功的硕果。当前,我们正向着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目标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青春无边,奋斗以成。广大青年官兵以“自找苦吃”的姿态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强军征程上绽放青春芳华、书写奋斗新篇。(刘晓勇 郭雪霏)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