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洗脚感恩父母”:流于形式的“感恩教育”当止矣
5月5日,河南郑州,网曝一段郑州商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集体在操场给父母洗脚的视频。画面中,家长排排坐在凳子上,背景不仅有悠扬的音乐,还有朗诵声。学校称,这是感恩活动,学校每年都会举办,时间不一样,主要是让学生感恩父母挣钱不容易,孝敬父母。(5月5日 沸点视频)
对于学校要求的通过“洗脚感恩父母”,网友们持不同意见:一部分网友直呼“形式主义”“多少年前的老套路还在用”“洗脚风再兴”,认为孩子帮父母洗脚并不能学会尊重孝顺父母,学校的安排并不妥当;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如果连洗脚这样的“小孝”都做不到,何提之后的“大孝”呢?学校安排的安排是恰当的。对此,笔者认为,大众苦“洗脚感恩父母”已久矣,流于形式的“感恩教育”当止。
在全国各地学校掀起的“洗脚风”,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广告中,妈妈给自己的小孩洗脚,洗完后妈妈重新打水,又给孩子奶奶洗脚。在一旁的小男孩看到了,便端着满满的一盆水,踉踉跄跄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洗脚”。此后,特别是在父亲节或母亲节,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大白天,父母们在学校整整齐齐排排端坐,脚伸进盆,孩子蹲着给他们洗脚。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还会飘荡着煽情的音乐,孩子和父母潸然泪下才算圆满完成这次的“感恩教育”。
同时,在各地学校掀起的除却“洗脚风”,还有“跪拜风”“家务风”“写感悟风”……大部分的高中生甚至从小学就开始接受这种“感恩教育”,参加学校“精心安排的活动”,学习“尊重孝敬父母”。学校则在一盆盆热水、一张张打卡照片、一篇篇心灵感悟中骄傲地进行着千篇一律的“感恩教育”,乐此不疲。
诚然,这种“感恩教育”中进行的部分活动,如帮父母洗脚、帮父母做家务等是我们孝心的体现,是我们力所能及也应当做的事情。但是,当那些为父母解忧、拉近亲子感情的事情全都变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安排的“感恩活动”,甚至完成后要写一篇“心得感悟”来记录“美好时光”。那么它们只会失去原有的效果,只能给人带来压力与不适,只剩下表面的“孝顺尊重”。
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的感恩教育,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那些流于形式的“感恩活动”真当止矣。(郝莹莹)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