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公共场合纵容“熊孩子” 只会错上加错

近日,成都铁路公安局针对一起案件的“互殴”认定引发网友一片质疑。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当天独自乘坐高铁,后排坐了两个大人三个小孩,列车行进过程中,该女子由于无法忍受孩子多次撞击其椅背的行为而回头制止,引起孩子家长不满,双方因此起了争执。争执中,孩子家长扇了该女子一巴掌,该女子也进行了还击。最终,警方认定双方构成“互殴”,对上述被打后还手的女子处以200元行政处罚,对孩子家长处以500元行政处罚。被掌掴女孩坚决不和解,将提起行政复议。

类似的事件其实并不少见。原本愉快的出行,却被纠纷激化了矛盾,影响了心情,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俗话说:“每一个调皮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放任的家长。”作为带着孩子出行的父母,应该关注他人的感受,尽量减少对其他乘客的干扰,但在这起事件中的家长,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失职。甚至在女子劝阻的状态下大打出手,该行为不仅违反相关法律,而且也在公共场合给孩子做了错误示范。

实际上,大多数乘客面对熊孩子的烦扰和顽皮,还是能够给予一定的包容和理解孩子顽皮天性的。但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行为始终不闻不问、不管不顾,那就会极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质疑和恼怒。事件中的女子对熊孩子的行为感到不适,并予以劝阻这合乎情理,反而被孩子家长掌掴,女子下意识地还手,被警方认定为“互殴”,双方都受到了轻重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这在情理上,但许多网友为被掌掴的女子“打抱不平”。事实上,关于“互殴”公安部有明确的定义,此事件的认定和处罚,可由相关部门在法律层面给出更为明确的理由和解释,让网友更信服。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反思事件背后,若双方都能静下心来解决问题就能尽可能避免冲突。对于家长来说,带孩子出行前要做到“有备无患”,如利用一些书籍、小物件转移孩子注意力。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正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切实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得体的礼仪是一生的财富,理应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教会他们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对于乘客来说,在无法保证能够劝说孩子停止淘气时,可以直接向列车员反映情况,让列车员来处理或寻求乘警的帮助,必要时可以要求调换座位,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护犊子”要分场合,更要明是非。不能顾了孩子和自己的“面子”,丢了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里子”。(韩欣)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