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举报逃课”登上应用?好的大学没有围墙
近日,厦门大学新版教务系统内推出“可举报同学签到情况”的功能,引起了在校学生的抵制,也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对此,厦门大学教务处回应媒体称,此事非学校行为,系教务系统委托公司私自在系统中加入该功能。目前,该公司已经紧急下架了该功能,并且向校方道歉。(中国青年报)
“举报学生逃课”功能的出现,恰恰反映了“教务系统”的开发企业对于大学教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对于“举报学生逃课”这一系统功能开发所造成的后果估计不足。一方面,它背离了教育的本质,非但没有播撒真诚的种子,反而可能培养“告密者”,引发同学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它又给学校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打上了枷锁和桎梏。
关于大学,曾经有一句著名的论述:“好的大学没有围墙。”首先,大学不应是封闭的,它应该开放、自由、进步、活跃与包容。大学生对于一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与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具备自己的思考并且可以做出行为反馈的。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大学生们具有自己选择学习方向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当今的大学教育也应该倡导这种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缺勤固然有逃课的可能,但当今趋势下的学生更加独立自主,更能自学,也更希望具备个人对知识进行探索的广阔空间,在不在教室这一“围墙”内,不应成为衡量一名大学生是否专心投入学习的基本标准。
对于开发教务系统的企业而言,在进行程序制作的同时,更应紧密联系大学教育的实际。相关负责人表述,公司对于这一功能的开发重点不是鼓励学生举报,而是提供一个辅助老师教学的功能。即使企业的出发点不坏,也应该进一步考虑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无论是否有利于管理,教育的基点都应立足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逃课”标准的评定应该基于事实,而不是通过举报的方式粗暴达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大学更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一所真正的好学校,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的兴趣与方向得到尊重与进一步发展的学校。真正的大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自我认知”,找到自己的方向。无论是学校的行政管理还是企业的应用功能开发,都应该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诚恳而不猜疑,尊重而不强迫,拓展而非约束,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梁宇飞)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