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坎儿井对减少水蒸发的当代启示 

在素有“火洲”之称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年均降水量只有16毫米,水面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如果在水源地修建水库拦蓄冰雪融水,再通过明渠输水到几十公里外的绿洲,不仅破坏地下水系统,而且历经高温蒸发、风吹沙埋,最后到达用户的水将所剩无几。但吐鲁番坎儿井农业系统至今仍在向绿洲输送灌溉农田果园和群众生活用水,并有1/3的余水进入艾比湖。

坎儿井之所以有生命力,最大特点在于其水行地下,巧用地面阻隔尽可能减少水的蒸发损耗,相应也就增加了水的可使用量。

笔者认为,在水资源开发中减少水蒸发,对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大有裨益。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中应积极借鉴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模式,从减少地表水人为大水面、重视地下水的功能并积极恢复河流对地下水的自然补给做起,在水资源开发中减少水蒸发。

一是严格控制新建水库。现在水资源开发一般都采用在河流上梯级修建水库拦蓄的形式,这种做法改变了整条河流的水文模式,有的水库库底、输水渠道衬砌,甚至河流也衬砌,地表水和地下水活跃的交换关系被破坏,看不见的地下水少了,能看见的地表水面多了,结果便是促进水蒸发。因此,对于新建水库项目应该抱持更加谨慎保守的态度,对于可上可不上的坚决不上。

二是尽可能退出一批老水库。当前,有很大一部分水库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当时缺乏河流也是生态系统的概念,对上下游关系、地表水地下水关系的重视和关照不够。几十年来,环境与发展形势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有些修建时有重要功能的水库,现在不一定那么重要甚至成为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很有必要基于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作用不大能退库还河的尽快退出一批,以减少水库蒸发,恢复河流生态藏水于地下。

三是把握好水库最低蓄水量。干旱地区地势大多开阔,众多水库设计上的大库容,相对河流的小水量,是名副其实的僧多粥少,有些水库实际蓄水受河流来水限制,很难达到设计标准。在满足用水需要的前提下,没有必要总是满蓄水。超当期利用需要过多蓄水,还会加大水环境风险,增加水蒸发,减少河流水量,影响对地下水的补充。河水直接流淌更有利于保持河流自然系统的健康,有利于以自然模式补充地下水,有利于减少水蒸发。(陶思明)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