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博主探店不能“货不对板”

“北京、上海双城第一的高端自助”“只要700多元,就能打卡高端自助”……如今打开短视频,人们经常可以刷到各种探店视频,里面的探店博主宣称以非常实惠的价格,便可以享用各种高档食材。但实际上,有的时候顾客和探店博主明明去的是同一家店,可吃到的却是更低品质的自助餐。(5月23日《法治日报》)

社交媒体时代,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各类信息。尤其在餐饮美食这个信息板块,不少消费者倾向于通过探店博主的短视频推介来“种草”或是“拔草”美食。可以说,此类视频萌发新创之初,确实给人按图索骥寻获美食打开了方便之门。但如今,伴随着探店行为的日趋商业化,一些美食探店视频逐渐成了博主、商家合谋操弄虚假宣传的“新天地”。或是东拼西凑肆意编造,或是选择性地呈现,或是无底线地吹捧……博主口中所谓的优质食材和服务一经消费者实地体验之后便齐齐“下线”。如此“货不对板”,也令不少慕名前往的顾客叫苦不迭。

事实上,做美食推广视频需要一定投入,博主收取推广费为品牌影响力有限的商家扩大宣传面、打开销路,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既然号称是独立分享体验的第三方,探店内容最起码得保证有个客观公允的态度,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用餐体验。更何况,从当前的法律框架来看,探店博主直接、间接推销产品或服务,本质上仍属于互联网广告的范畴。即便是通过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进行,仍然需要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受到广告法等相关法律约束。视频内容宣称什么,就应该兑现什么。如若不然,那就极有可能涉嫌虚假宣传,从而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侵犯。

市场有规则、买卖讲诚信,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最基本不过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无论是对商家还是博主而言,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买卖都是做不得的。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不说,还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再者,从职业本身长远发展来看,探店博主推广宣传视频实际是以自身的粉丝影响力作为背书,必然要爱惜羽翼。只顾着短期牟利,为不良商家“搭便车”,就是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最终砸的也是自己的“饭碗”,实在得不偿失。(付迎红)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