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合力填平高校毕业生求职陷阱

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季,人社部近日梳理了黑中介陷阱、兼职陷阱、收费陷阱、借贷陷阱、传销陷阱、合同陷阱、试用期陷阱、信息陷阱等八类常见的求职陷阱,并发布相关避“坑”提示。(据《工人日报》5月22日报道)

一些别有用心的招聘单位利用高校毕业生缺乏社会阅历,又急于找工作的急切心理,设置各种求职陷阱。毕业生一旦落入其中,不但找不到工作,还可能上当受骗,蒙受经济损失,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有关部门及时发布求职提醒,让高校毕业生对骗子伎俩了然于胸,有助于他们避“坑”,也能打击不法分子嚣张气焰,形成威慑效应。

不让高校毕业生掉进求职陷阱,需要有关方面及时提醒,更有赖于提前填“坑”、全力平“坑”。一方面,要构建24小时全时段、360度全方位,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执法监管合作机制,并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切实提高求职骗局的违法成本。此外,还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广泛收集有关招聘套路的问题线索,对调查属实的,在依法处罚的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曝光。

如今网络成为求职招聘的重要载体,现实中不少虚假招聘都发生在网络求职平台上。防止高校毕业生落入求职陷阱,离不开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也有赖于平台切实负起相应责任。求职平台应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对招聘企业提供的材料和发布的招聘岗位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审查审核,并利用技术手段做好风险提示和警示,对投诉过多的招聘账号进行封禁处理。与此同时,学校要强化就业指导,针对就业风险开展相应培训,联合相关企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正规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也要保持高度警惕,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一旦权益被侵犯,要敢于依法维权。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事关民生福祉和国家未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填平高校毕业生求职陷阱,才能让他们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道路更加顺畅。(张立美)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