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好垃圾分类,为美丽中国添彩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
近年来,我国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推进,297个地级以上城市已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平均覆盖率达到82.5%。任何一项成绩的取得,是所有努力的总和。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许多看不见的努力。志愿者们向市民分发宣传单,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在全社会树立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新气象,实践绿色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
垃圾分类既是“国之大者”,也是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处理好城市垃圾问题,是城市宜居的重要方面。城市的干净整洁,是每一个市民生活的真切需求。近日,浙江印发《2023年度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将新增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3000个以上。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人人践行的低碳生活新时尚,从城市到农村,人人垃圾分好类,让环境“绿”而“美”,这是提升美好生活品质的一项重要条件。
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从“新时尚”到“好习惯”,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背后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江苏在全国率先全省域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截至2022年底,江苏全省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超90%,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35%,资源化利用率超60%。这几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通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仅改善了环境,也节约能源减碳降碳。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垃圾分类工作,增强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家园。不管是政府、企业、社区,还是普通市民,都需要继续强化垃圾分类的意识,主动落实于日常行动之中,共同把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办好。
垃圾分类不仅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要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归根结底要看广大居民能不能积极参与。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关口,如何凝聚家庭意识、发挥家庭作用,对垃圾分类至关重要。对每一位普通市民而言,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为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充分肯定了上海广大市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取得的成效,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提出新要求。这也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将激励我国城乡居民自觉养成低碳生活新时尚。持续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人人参与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李群)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