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考进入倒计时,要给考生减减压
不到10天就要高考了。近日,多地启动高考特别关爱行动,愿考生们在充满收获的六月里,金榜题名。但因为高考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仍困扰一些考生及家长。对此,有必要提醒考生及家长正确认识、对待“考前焦虑”,调整心态,共同迎考。
高考前夕,各地都在围绕着高考做准备。不少地方规定,相关学校周边地区要日夜“静音”,违者处罚。还有一些地方为考生和家长开通“绿色通道”等。这些做法为考生提供了必要的备考环境和出行便利,值得提倡。只要是为考生着想,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做什么都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考生本来就紧张,若是再人为制造紧张气氛,必将加剧考生的紧张感。诚然,考生在高考前不可能不紧张,即使心理素质再好的考生也难免有些小紧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家长、老师乃至全社会需要做的,不是制造紧张气氛,而是尽量为考生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
事实上,不少家长恐怕比考生还紧张,有的家长在考前不停地询问孩子想吃什么,有什么特殊要求;一些老师也如临大敌一般,抓紧一切时间给学生“传经送宝”,想为学生把好最后一关……这些看起来确有必要,却也无形中人为地制造了紧张气氛。“一考定终身”的“暗示”不断被强化,只会令考生更加焦虑。
客观地讲,高考临近,老师们该讲的知识早都讲完了,学生学得如何也有了一些结论,只需要用考试成绩体现出来。如果不是发挥特别失常,考生一般都能考出真实水平。高考成绩如何,重在平时积累,而高考这几天仅是走完最后一个过程而已。从高考多年积累的经验看,由于心理素质不过关而使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相差甚远的考生,一般不会太多。
可见,给高考生减压,首先应消除外部干扰,尤其是那些刻意制造的紧张气氛,如家长的喋喋不休、老师的千叮咛万嘱咐、社会舆论不断强化的“一切为了高考”等。高考确实是人生的一个大考,但如果刻意制造紧张,反倒对考生不利。对此,家长、老师也好,社会各界也罢,都应以平常心看待,切莫“好心办坏事”。(刘天放)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