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生僻名字既需温柔相待又要理性自省

浙江宁波网友顾女士反映,因孩子名字中有个“朶”(duǒ)字,结果在医院看病时总是遇挫。医院工作人员称,处理生僻字需要当事人把社保卡拿到医院,由相关人员在系统上操作授权。

一般来说,一些家长用生僻字给孩子取名字,主要是让名字既有辨识度,也让名字包含美好的寓意而又彰显文化底蕴。为了标新立异,一些家长在使用生僻字上越走越偏,以至于“被生僻字所累”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在数字办公越来越普及的社会中,一些部门和机构因为系统所限,识别和读取生僻字成为“下一步”的障碍;哪怕就是收录生僻字最多的公安人口信息专用字库,也有少数生僻字没有被收录,因而造成很大麻烦。

将生僻字数字化,以切实便民利民,不仅需要技术支撑,也需要公共部门重塑和更新“意义之网”。科技理应让生活更美好,而不是束缚人们的桎梏。面对小众群体的特殊诉求,公共服务部门究竟是以技术问题为挡箭牌,还是下大功夫去体谅和成全,需要一个明确的姿态;公共服务部门要“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应老百姓所需”,升级优化数字化系统,让人们不因姓名冷僻而被排斥。

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给孩子取名字是家长的权利,但是要认识到,名字更多的功能是参与社会活动的符号,一些人本末倒置,使得新生儿名字越来越花哨、越来越生僻古怪,实际上是给孩子人为制造了社交障碍。

那些“被生僻字所累”的人们,需要公共服务的温柔相待,也需要理性自省,没必要趋之若鹜地追求生僻古奥。(杨朝清)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