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警惕未成年人被短视频“绑架”
你怎么又在刷短视频?”“不刷短视频你就Out了!”……这是四川成都王女士家经常会出现的对话。她儿子小鹏正在上初中,近段时间十分沉迷刷短视频,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刷短视频,晚上睡觉后还偷偷蒙被子里刷,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记者采访发现,像小鹏这样沉迷刷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数。(据5月30日《法治日报》)
孩子沉迷刷短视频,成瘾容易戒瘾很难。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短视频,可能导致与现实世界脱节,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显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显著高于73%的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其中,除了玩游戏、上网课,刷短视频也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内容。
事实上,诚如专家所言,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诸如,在同伴关系中没有感受到支持或者温暖等,而刷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空缺。还有就是,有一些孩子是由于意志力不强沉迷于短视频。但须注意的是,一些短视频、直播平台中涉及暴力、低俗、软色情、诱导充值打赏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针对上述,亟待引起重视,更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和社交平台各方联合起来,共同持续发力。首先,应在治理方面下足功夫。制度层面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加强监管、违法必究。国家网信办在年初就提出,今年将重点抓好管内容和管平台两方面工作,用好青少年模式这一保护工具,全面强化治理力度,体现保护温度。也期待治理措施更硬些。
其次,社交平台当负起责任。为了保证平台内容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各大平台也在积极推出相应举措,但也不排除漏洞的存在。例如,强化自我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则来限制不良内容的传播,针对不良价值观、无底线追星、诱导打赏等内容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减少对未成年人的侵害,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提供可靠环境。
再者,家长也应付出努力。例如,不少未成年人用家长的设备、家长的账号去上网,如果家长没有做好这方面的管控,那么平台的举措也很难有用。所以,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认识沉迷短视频的危害。最关键的还是家长,一方面要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认识沉迷短视频的危害。最关键的还是家长;另一方面也应管控好孩子的上网时间,谨防沉迷其中。
此外,也应借助技术的力量。对于青少年的网络保护是一种国家义务,没有旁观者。对于学校来讲,也有必要加强相关互联网知识的普及,使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不良侵害。而从技术层面,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等手段将未成年人用户和普通用户群体区别开来,然后对所有的未成年人强制开启网络监管模式就值得运用,尤其是青少年模式务必发挥出应有作用。(杨玉龙)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