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书包十几斤?别让大书包压坏小儿郎
“双减”政策落地已有相当时日,学生课业负担整体有所减轻,但新华社调查发现,小学生书包超重问题仍然存在。在受访学生中,书包“六七斤重的很正常,十几斤重的也不少”。每日的肩头重担让不少小学生不自觉地采取弓着腰走路的不良姿态,也有相当多的家长不得不替孩子背书包,哪怕因此被误认为溺爱无度。
“小学生大书包”,这是个老问题。近年来虽然伴随着“双减”政策有所改善,但效果各地各校参差不齐,而且相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生稚嫩的身影来说,沉甸甸的大书包总显得不那么和谐。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小学生书包卫生要求》也明确提出,学生背负的书包重量不应超过学生体重的10%。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恐怕不少书包都不合格。
学生书包超重,有的是学生自己要带的书本太多,有些是老师有要求,有些是学生自己没有按照课表整理;还有的是学校服务滞后,学生每天要带着水杯、饭盒等生活物资和跳绳、画笔等学习用品,林林总总哪个都不能少;当然还有学校要求桌洞里不得放东西,书本采用的纸张越来越好等客观原因。学生书包不堪重负,家长看着心疼,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在日复一日的重压之下受到不良影响。
学生书包重量减不下来,是学校和家长的理念没有提升。重现“小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的生机勃勃,恐怕需要家校双方一起努力。有些学校根据本校情况为学生提供携带物品目录,从源头上减重;有些学校摒弃了“桌洞清空”要求,明确学生可以将一些不用带回家的书本、学习用品放在教室;有些学校则是充分做好后勤同时提供储物柜……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既然减重的目标明确,方法就该因地制宜,这件事学校方面要充分掌握情况,给出指引,家长则应帮助学生养成整理个人物品的好习惯。
帮孩子背书包只能减一时之重,帮他们健康成长才是减一生之负。从长远来看,减负才是减重的根本之道。学校和家长都要管理自己的预期,不把学生当全才培养,少要孩子增加课业负担,才不至于让他们小小年纪承受不堪之重。(张丽)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