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为青少年织密“保护网”

今天是儿童节,什么样的礼物才算是最贴心、孩子们最需要的?北京给出的答案是新修订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今起正式实施。据本报报道,这是本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首部地方性法规,是新时代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建设新的里程碑。

早在1988年,北京就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历经四次修改,对依法保护未成年人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面临新问题,这一条例再次与时俱进,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回应社会关注,完善制度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水平。其中不少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突出强调,在校生突发疾病或伤害,学校应立即救护,妥善处理;遇学生欺凌,学校应采取必要保护措施;未经家长同意不得为未成年人“医美”、人工智能产品不得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都是梳理近年来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比较集中、社会反映强烈的领域,在法律法规上予以明确指引。

京版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另外一个亮点,是要求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热线,设置专席人员,及时负责受理、转介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诉求,收集意见建议,提供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咨询与帮助。北京城市治理的先进经验,被运用到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机制创新;12345热线“扩容”,给青少年保护增添了便捷通道,彰显对青少年的厚爱。那种认为“别人家的事不好插手”、“孩子是自己的随便打”的老观念将失去容身之地,每个市民看到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都有责任有义务报告。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贯穿新条例通篇,更应该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不打折扣的贯彻,学校、家长、社会各方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导向必须遵循这一原则。比如条例针对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网络权益问题,强调线上直播培训设置合理时段、时长,以保证未成年人休息权,就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的生动体现。也许约束上网玩游戏时长、不允许随意给主播打赏等规矩,让未成年人在当下并不开心,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健康成长。这也就要求在执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其隐私,要学会倾听,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是2021年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所强调的六个方面。新修订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司法保护方面再次迈进一步;以法之名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体现了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高度负责。期待六个方面的保护各司其职有机融合,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安全、更温馨的成长环境。(张丽)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