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为文物创建数字档案;运用数字修复、3D打印技术实现文物重生……“衣袂飘飘、裙裾飞扬”,穿越700多年时空的永乐宫壁画,跃然眼前、可触可感。

不只是永乐宫。在“数字藏经洞”,感受穿越时空的敦煌文化;在“全景故宫”,“云游”紫禁城万千宫阙;在“文物多宝阁”,用指尖360度“触摸”文物……一个个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案例,为我们感受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

数字化技术,让文化遗产历久弥新。不可再生文物时时刻刻承受着自然条件的考验。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手段实现数字化采集,可以减少对文物本体的接触频次、降低文物保护风险;借助单体渲染、后期修复等数字加工方式,可以重现文物最初的色彩、样貌。岁月流逝,数字化技术却可以在中华文明基因库永久存档,还原文物风华、再现历史原貌。

数字化传播,让文化遗产便捷共享。借助3D打印技术,原本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成为跨地域展览的“移动宝藏”。利用VR、AR等交互式、沉浸式展陈技术,观众可以“一键放大”,细致入微地赏析传统参观方式难以“触摸”的细节;还可以通过360度全景漫游,穿越时空、身临其境,体会“与文物同在”的历史场景。文化遗产与技术结伴、同创意碰撞,成为共享的“数字宝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放眼全国,科技的力量正让更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科技的力量赋能文物保护,以创意的活水激发文化创新,数字技术给文化遗产赋予了新的生命。(李忱阳)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