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大上游犯罪打击力度
导读: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2)》显示,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2022年检察机关审结(含起诉、不起诉)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犯罪人数,较2021年同比上升82.41%。这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预防未成年人陷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关注和思考。本期《热点聚焦》栏目编发两篇相关稿件,与读者一同交流。
由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属于最高法定刑为三年有期徒刑的轻罪,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涉此罪的未成年人作出相对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数量较多。但不能忽视的是,这一犯罪的上游诈骗犯罪危害严重,未成年人一旦涉案,对其未来发展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笔者认为,预防未成年人成为信息网络诈骗活动的“工具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首先,家长应当承担起教育未成年人的首要责任,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促使其形成依法劳动取酬、量入为出的理念。
其次,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法治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政法部门、社区组织等配合,通过以案说法让未成年人对相关犯罪的形成充分了解,提高法治意识。
最后,执法司法机关要加大对帮信罪上游犯罪的打击力度,这也是切断未成年人陷入此罪的根本途径。由于这些上游犯罪手段不断更新、技术能力日益增加、隐蔽性强,具有跨区域特征,对其进行打击的难度较大,应当充分运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依法采取多种手段。
具体来说,针对网络诈骗服务器常架设在国外的特点,除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之外,还可以采取网络在线提取数据等方式收集证据;针对办案中“数据孤岛”的现象,可以通过“互联互通”实现数据共享;针对案件后期非法资金难以追索的问题,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协调紧急止付、即时查询、快速冻结等机制,减小犯罪带来的不良后果。总之,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降低未成年人陷入帮信罪的风险。(郑曦)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