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校教育 勿当“好好先生”
近日,网友提供的一张成都某中学学籍处分图片显示,一名高二学生李某因其实施了侮辱、威胁、伤害老师的行为,学校经研究决定给予其开除学籍处分。对此,成都市教育局回应称,学生违反相关法规,学校有开除学生的自主权。
根据处分决定以及媒体网友披露的情况看,当事学生侮辱、威胁老师,向老师泼开水,是非常严重的伤害他人行为,而且其属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校根据情节和相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分,并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
学校正常的管教行为,之所以成了新闻,是因为一段时间以来,“好好先生”似乎成了教育的面孔,学校在如何对待惩戒问题上态度过于谨慎。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家长积极维权以及社会的呼吁下,体罚学生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老师体罚学生会受到处分,甚至可能被开除。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还要不要惩戒学生?什么样的处分行为才算合理合法?
面对层出不穷的校园维权纠纷,老师们有很多顾虑,怕把握不好尺度:说轻了无用,反给学生留下老师软弱的印象;说重了又怕学生反弹,更怕家长“闹事”。学校和老师纷纷选择当起了“好好先生”。
2020年9月,教育部审议通过《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后,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学校老师的惩戒权,情况有所好转,但谨慎之风并没有大的改变,教育仍然没走出不敢惩罚的误区。
面对学生犯的错误,甚至是违法违纪行为,瞻前顾后、顾虑重重,这显然不是教育的本意。事实上,社会反对的是体罚学生,但对采用合理手段引导学生向上向善的支持一直没有改变,对尊师重教、保护老师的支持也一直没有改变。惩罚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只不过需要采取更文明更合理的方式,划定边界,区分合理范围,既保护学生,也保护老师。
成都某中学此次对学生的处分合不合理、合不合法,已经由教育主管部门作出了判断。家长如果觉得处罚过重,可以提出申诉,必要时也可以诉诸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
只有表扬没有惩戒的教育应该尽快翻篇。教育需要一定的宽容空间,也需要维持教学秩序,维护老师正当权益,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该硬气时学校就该硬气一点,社会应该支持学校的努力。(高路)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