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激发消费回流能量

近期,我国出境游驶入了回暖的“快车道”,相关消费水涨船高。支付宝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出境游人均交易笔数已超三年前同期,人均消费金额比2019年“五一”期间增长40%。境外消费热持续升温,展现出我国居民强大的消费潜力和活力。然而,随着国际往来日益便捷,流向境外的消费热情能否再重回国内,面对渠道、体验和供给“三道坎”,国内消费市场还需练好内功。

渠道滞后,亟需开拓免税新蓝海。疫情发生以来,消费回流推动我国免税行业快速增长。国内离岛免税渠道市场占有率由2019年的27%提升至2021年的94%。去年海南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为487.1亿元,与疫情前相比,这已是巨大突破。但比起近邻韩国2022年高达944.5亿元人民币的免税店销售额,还有一定差距。随着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免税新政逐步释放的红利,免税经济发展前景广阔。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免税业,将主要服务对象由境外人士扩展为我国出境居民,通过大幅提高免税额度、增加免税品类、完善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线上线下联动等措施,不断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体验单一,期待多元化场景建设。出境游带动的消费行为往往不只是简单的货币与商品交换,还有沿途的风景和体验。过去,我国免税行业的收入主要依赖口岸店,受时间、空间上的制约,购物体验感不佳。如今,越来越多经营面积更大、商品品类齐全和配套设施完备的离岛免税店落成,搭配优质的文旅资源,为国内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免税业务为流量入口,打造“免税+文旅”双轮驱动的旅游零售综合体,进一步拓宽了免税消费场景。同时,要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促进消费回流重要作用,推动供应链创新应用,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更好对接消费需求。

选择有限,呼唤中高端商品供给。曾几何时,从国外抢购奢侈品到马桶盖、电饭煲等生活用品的新闻屡见不鲜。境外消费热的背后,折射出我国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痛点。当前,我国产品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缺少一批质量好、附加值高、能引领时尚的自主品牌,难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一方面,要把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作为提高供给质量的重要内容,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标准,优化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通过打造一批国产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新锐设计精品,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吸引消费者在自家购物、旅游,不少地方抢抓“窗口期”搭上免税快车,提振消费。广东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就提出,推动建设一批口岸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北京、天津、上海、成都、杭州等地也加快布局免税店建设,与境外免税企业“争客源”。海南依托自贸港开放政策,努力打造免税购物、国际医疗和“留学海南”三大旅游消费品牌,并在2023年海南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力争离岛免税购物销售额突破800亿元。

2019年,中国人消费了全球约40%的免税产品。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免税市场走出了一波逆势爆发的行情,消费需求在国内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但是,要把国人在境外“买买买”的热情转移回国内,还得靠产品和服务说话。相信在渠道加速拓展、体验更加丰富、供给不断优化的未来,“消费回流”的故事将一直讲下去。(郭静原)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