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把“博物馆热”延续下去

当前,年轻人“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年轻人分享打卡博物馆的体验,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生活方式。某短视频平台《2023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00后中爱看博物馆相关视频的人,相较其他年龄占比更大。据有关平台统计,关注博物馆信息人群中,18~30岁人口的总占比近50%。(据6月27日《光明日报》)

“博物馆热”在年轻人当中的兴起,无疑是一件值得欣慰、欣喜的事情。年轻人热衷于逛博物馆,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因为认同,所以喜爱。年轻人对古人的生活方式、古时的生活图景、古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华民族从哪里来、中华文明的起源等怀有旺盛的求知欲,这促使他们走进博物馆,自觉地去了解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

这当然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对博物馆的日益喜爱,不仅让年轻人的旅游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元,而且对于增加年轻群体文史知识,推动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及增强年轻一代民族自豪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此同时,一些专家也对于博物馆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概括一下,就是年轻人对博物馆既要喜爱,更要深爱。一些业内人士担心,年轻人是否只是为了凑热闹?或者是在一些网红文创产品的影响下,跟风走进了博物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参观,留下浮光掠影的印象,就很难真正学到历史文化知识、获得自我提升。

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所以我们不但需要年轻人“走近”博物馆,还需要他们“走进”博物馆;不但需要他们走进博物馆,同时也需要精神和灵魂走进博物馆。这就对博物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让年轻人从博物馆这座人类文化宝库中撷取文明果实,博物馆方面就要加强对文物的学术研究,对文物内在价值、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深入挖掘阐释,而非一味重视展览的“热度”“人气”“轰动效应”。

博物馆在接待越来越多年轻观众的过程中,坚持创新文旅融合形式值得肯定,但尺度把握同样重要。无论是AR、VR等数字化手段,还是拍照打卡的“高颜值”展区,抑或“剧本游”“夜游博物馆”等活动,种种创意策划要为展览的内容服务,不应“喧宾夺主”。博物馆还要慎重对待商业化、娱乐化的趋势,将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要坚持“内容为核心”理念,提高文化消费品质,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不断满足当代年轻人多样化的博物馆参观需求。(苑广阔)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