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官方微信
百家号
今日头条
搜狐号
大风号
首页 > 评论 > 正文

原标题:为何“假”大学年年曝光,却一直存在

“中国邮电大学”“中国科技管理学院”“中国民航学院”“上海经济贸易大学”……这些看似正规的学校,实际都是不存在的“假”大学。时值高考结束出分季,“假大学”名单被广泛转载。此举旨在提醒报志愿的学生擦亮眼睛,避免上当受骗。

不少人不理解,为何这些“大学”年年被曝光,却能一直存在?不得不说,对于“野鸡大学”“虚假大学”,舆论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野鸡大学”和“虚假大学”是不同的概念。针对“野鸡大学”和“虚假大学”乱象,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而要铲除其存在的土壤,则要扭转社会存在的唯学历用人导向。

“野鸡大学”,是指授予的文凭不被承认的大学,这类大学,通常存在于自主授予文凭的教育体系中,如美国就有不少“野鸡大学”,自主授予的文凭并不被专业机构和用人单位认可。在我国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严格意义上的“野鸡大学”是不存在的。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分为普通高考计划内招生的高校,授予的是全日制文凭;以及计划外招生的高校,在这里进行的是非学历继续教育,获得的是培训证书;还有通过成人高考招收的高校,进行的是学历继续教育,授予的是非全日制文凭,这一文凭也是得到国家认可的。

而“虚假大学”则是子虚乌有的大学,是炮制一个假大学网站,进行诈骗。“虚假大学”没有办学资质、办学地址、办学实体,其本质就是贩卖假文凭。

事实上,考生在各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上填报志愿,根本就不会遭遇“野鸡大学”“虚假大学”。考生只有在选择没有普通高考招生计划的计划外高等教育学校,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时,才可能遭遇类似“野鸡大学”的骗局。比如,有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合作高校学历不被承认,还有一些授予成人学历文凭的高等教育机构用混淆学历性质的方式忽悠学生。治理这类问题,关键在于严格规范有关机构的招生流程,严禁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同时提醒考生要注意授予学历的区别,不要相信“低分进名校可获得全日制文凭”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

对“虚假大学”的治理,责任主体不是教育部门,而是司法部门,因为“虚假大学”就是以大学为道具行骗。“虚假大学”之所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是因为炮制一个“虚假大学”网站太容易,而只要有对假文凭的社会需求,虚假大学就会长期存在。司法部门要及时对网上的虚假大学信息进行清理,并顺藤摸瓜,严查贩卖假文凭者。

当然,不论是“野鸡大学”还是“虚假大学”,其存在都与社会的唯学历用人导向有关。尤其是“虚假大学”,主要服务的就是那些买假文凭者,因为这些“大学”根本没有具体的办学行为。一些人购买假文凭无非是为了在招聘时派上用场,如果用人单位审核不严,便可蒙混过关。

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全社会应该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要进一步扭转用人单位存在的唯学历导向,建立基于能力的人才评价体系。如此,才能让“野鸡大学”与“虚假大学”没有生长的土壤,每个受教育者在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时,不再只追逐获得一纸文凭,而更关注自身实现的能力提升。(艾萍娇)

大视野融媒网(原大视野新闻网)是最富价值的互联网推广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融媒体发布平台。

编辑:薛佳玉
0

大视野融媒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大视野融媒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大视野融媒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大视野融媒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dsynews@126.com。

东方甄选官宣入淘开播,淘宝成顶流终点站

版权声明:大视野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32088晋ICP备20007253号

Copyright © 2016- 大视野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ISSN 2224-3933 京公网安备:15010502001245